▲鸟瞰黄石市区。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国家一类良港黄石港。本版图片均由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宣传部 供图
扫码进入深圳ZAKER视频《深晚报道|解码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雄心:新时代的黄石机遇》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江汉平原东侧,长江右岸,一座赫赫有名的城市正展示着它重塑辉煌的勃勃雄心。
这里曾是《磁湖安流亭》诗中“华阁相辉”的繁荣之处;“花间派”代表诗人韦庄在这里留下“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的江南胜景;这里是中国三千年矿冶古都,诞生了我国近代第一座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
这里是湖北黄石市。记者了解到,为了创建长江中游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完善产业配套的同时,致力保持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为了统筹发展资源,今年又作出将黄石经济开发区和铁山区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围绕“千亿园区、产业新城”的目标,奋力将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打造成黄石市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全域一体化的核心、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
各种机遇之下,这座曾因矿石而名满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正蝶变成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四大产业集群为主导,特色旅游协同发展的长江中游支点城市,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之城。
5月29日,2019黄石(深圳)产业投资推介会将在五洲宾馆举行。黄石这片投资热土,正张开他的双臂,迎接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翘楚。
资源互补促融合
两区一体化做大发展空间
黄石的机遇,潜藏在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的融合互补里,在这里我们可以寻见这座城市的曾经、现在和未来。
据了解,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第二家获批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铁山区成立于1979年,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黄石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但作为黄石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该区缺乏行政审批和执法权限,体制机制制约较多,功能未被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铁山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5万人,以矿业为主,但具有完整建制的县级行政区,行政架构和组织机构齐全,人员编制配备相对富足,基层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管理基础较好,经验丰富。
两区一体化后,铁山区可为黄石经济开发区输送人才干部,行政架构将得以完善;而铁山区也将在黄石开发区带动下,增加城市影响力,发展“旅游+”相关产业。
“2019年,黄石开发区与铁山区实施一体化发展改革,两区资源优势共享互补,发展空间不断扩大。”黄石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铁山区区长万鼎表示。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新木也指出,黄石开发区·铁山区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进程和阶段性成果,是黄石抢先融合发展的行动自觉。
一体化完成之后,开发区·铁山区成为了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国家级创业中心、黄石对接大武汉先行区、世界铁文化旅游区。
过去和现在融合后的“化学反应”,为千年矿都织就了一幅美好的未来图景。
“天时地利”齐聚
利好频出迎来发展新机遇
黄石的机遇,依附在国家重大战略上、掩藏在黄石港悠长的汽笛声中,是“天时地利”古老哲学的时代体现。
2017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黄石定位为“长江中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当年4月,黄石入选了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湖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2019年以来,湖北省作出了推进“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提出黄石要引领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黄石带来了腹地更深、合作更广的发展机遇。近日,中央再提中部地区崛起,包括黄石在内的广大中部将很快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这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重大利好的叠加,无疑为黄石建设先进制造基地提供了充足底气。
另一方面,黄石先天的地理条件可谓得天独厚:这里几乎位于中国的几何中心,4个小时高铁可以通达国内大多数地区,是辐射鄂、皖、赣、湘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是全国53个重点港口城市之一。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港”无缝对接的立体式交通网络,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速聚集。
政策利好持续加持、坐拥交通之便,黄石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千亿园区、产业新城” 四大主导产业协同旅游业发展
黄石的机遇,隐匿于车间日夜不停的机器声中,暗藏在游客的欢声笑语里。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努力,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的产业发展正入佳境,园区建设配套完善,创新创业活力十足,人口聚集越来越多,服务业发展高潮迭起。
目前,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正在围绕“千亿园区、产业新城”的奋斗目标,全力推进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奋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全域一体化的核心、改革创新的前沿。区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38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为主导的四大产业集群。
筑好巢才能迎凤来。记者了解到,2015年经开区就制定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科学谋划产业方向。坚持行政审批做减法,创新服务做加法,暖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0条”,制定金融、人才、用工、服务、科创等政策全方位对接扶持,全省首创“承诺预办、先建后验”项目审批模式,还出台了“金融十条”“用工十条”等5个“黄金十条”,从扶持资金、财政税收、用工补贴等多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发展。
一体化之后,铁山区优秀的旅游资源也被盘活。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按照“旅游+”的发展思路,依托黄石矿山公园、矿博园等丰富的矿冶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工业”;依托“最美乡村——熊家境”、父子山和金海白茶园发展“旅游+乡村”等,旅游产品十分丰富。此外,“槐花节”“糍粑节”“熊家境年货节”等“一月一节”的节庆活动,获得省内外游客高度好评,大大提高了这里的旅游知名度。
黄石正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钟楼老街上晨练的老人,还是园区车间里挥汗如雨的工人,抑或是磁湖畔高校中的年轻人,每一个出生、驻足在这里的人,提起黄石时,不应只是对过去历史的自豪,还应看到一个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
而这个美好的未来,或许不只属于黄石人。
新闻推荐
深圳拟出台措施规范产业用房租赁市场稳定租赁价格 将发布租金指导价产业用房不得租给个人及中介
▲深圳将加大创新型产业用房筹集供应力度。?深圳的《若干措施》一旦出台,将规范产业用房转租分租行为。文/广州日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