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蒋偲)昨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深圳在运营共享单车48万辆,日均使用量84.9万人次,运营的5家企业中,除摩拜和ofo外,其余三家均处于半运营状态。共享单车自2016年进入深圳,曾创下了日均517万人次的骑行峰值,是现今深圳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的6倍,共享单车在深圳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同时,单车投放数量不足、经营企业单一等多重问题,导致深圳市民用车难。
全市车辆数减少36.4%
2017年8月,深圳成为继上海后第二个颁布共享单车“禁投令”的城市,行业早期盲目投放带来的管理困难,是曾经各大城市选择“禁投令”的主要原因。
根据昨日发布的报告显示,98.6%的共享单车集中分布于人口和轨道站密集的辖区,包括宝安、南山、龙岗、龙华、福田、罗湖。与2018年3月相比,全市车辆数减少36.4%,减量超过2万辆的辖区包括宝安、龙岗、罗湖、光明4区,降幅超过50%的辖区包括坪山、光明、龙岗、宝安4区。
2018年,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占深圳地铁+公交日均客流量的17.24%,对比2018年10月和发展高峰期2017年9月,目前骑行量普遍减少。造成市民骑行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可骑的车越来越少。报告指出,深圳共享单车合适的投放规模约为50万-60万辆,但目前监管平台监测到的车辆规模约48万辆,实际可用车辆规模约37万辆,与全市共享单车需求相比,存在约20万辆的缺口。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共享单车企业主要有4家,包括摩拜、哈啰、青桔、ofo等,截至2019年4月深圳实际运营企业由高峰期的10家降至仅有摩拜、ofo两家,其余三家优拜、赳赳、一步单车均处于半运营状态。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主要运营企业之一ofo正面临押金难退、运维停滞等问题濒临退市。摩拜一家垄断的状态正在逐渐导致深圳市民失去对共享单车的选择权,可以使用的好骑的单车也正在减少。
据介绍,深圳将完善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结合总量评估实施总量控制,针对近期有效供给不足(车辆进入报废高峰期)的情况下,考虑适时引入新企业,形成适度竞争的市场格局。并将构建政府各部门、相关企业以及广大市民“共管共治”监管平台。
哈啰单车昨日表示,哈啰单车目前已经获得深圳部分地区试运营资格,将根据政府部门的统一安排投放单车。
他山之石
广州共享单车进入配额时代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今年4月29日发布了《广州市2019年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商招标公告》,明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3家运营商分配40万辆共享单车配额。招投标特别对企业的信用问题做了规定,此前押金问题缠身的ofo因此出局。
时隔近两年解锁“禁投令”,广州总结前期经验,探索实现开放与规范间的平衡。其中关于招标要求和后续监管的细则,对于深圳等其他城市有着参考意义。比如,严格规定企业中标后需要履行的事项,除了要求企业须在投放车辆开展运营前在广州市设立子公司,必须通过信用管理、技术创新等手段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外,还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投放的全新未使用的车辆数量占中标标的运营配额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具备智能锁、智能终端和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精确查找。此外,中标企业还需根据广州城市特色打造“个性化共享单车管理方案”,同时三家共享单车积极接入共享单车监管平台,推动共享单车在构建城市智慧交通方面的作用,打造智慧出行“广州模式”,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民众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张瑜电影票不能退改签理由成立吗?一些霸王条款为什么迟迟改不动?新华社记者近日展开调查。一些专业人士建议,针对电影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