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
我2007年刚来深圳工作时,深圳还分为“关内”和“关外”。我当时在一家位于原关外宝安区石岩水田村的港资公司做销售。
粤语中把销售称为“行街”,的确很形象——我每周有六天要出去拜访客户。我的客户分布在深圳原关外尚未拆分的宝安和龙岗两区,那时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行街”的交通方式是坐公交车。
我通常会先乘坐停靠公司门口站台的791路小巴到石岩,再换乘到各个客户的不同公交。当时每周去松岗、沙井居多,印象最深的就是深圳最长的公交线路:310-315环线公交车,这路车的路线囊括了除盐田区之外的所有区!
记得第一次在水田村站台乘车,我一上车就几乎窒息,人满为患的车厢味道令人觉得头晕,接下来,让我抓狂的长途跋涉开始了:公交车沿着石岩宝石路行至松白路,贯穿公明镇到松岗桥底上了107国道,沿国道南行进入沙井新沙路到达镇政府站,下车后还要坐摩的才到客户!
我当时的感觉是生无可恋。想想我1999年首次来深旅游,住在福田的叔叔家,去世界之窗或大梅沙游玩乘坐的是舒适的冷巴。没想到原关外的公交车竟是这般让我大跌眼镜,从巅峰到底谷的心理落差仿佛人生蹦极跳,我开始怀疑自己选择深圳是否正确……
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原关外的公交车,官方说法是“属于城郊短途客运”。部分路段不一定按站点停靠,遇到有人招手便停车上客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之路面不像原关内那样平整宽阔,塞车是家常便饭,一旦塞车,公交车刺耳的鸣笛声更让我抓狂。高温天车载空调故障,大雨天车内漏水的情况也会碰见。更有甚者,我曾亲眼目睹过两次车上抢劫!
印象中从福永总站开出来的855、866、654等几路名为“短途客运”实为“市内长征”的公交车,且不说取经一般的线路,那有人抽烟、卖假报纸、乞讨等诸如此类的奇观,我从一开始的目瞪口呆硬生生磨炼到后来的习以为常……
时光荏苒,簕杜鹃开了又开。
2010年,特区扩容后的深圳再次披挂上阵为改革开放探路,包括出行在内的各项民生建设开始新一轮的热潮;也正是那一年,我们这些来深建设者迎来了新的公交时代。此后九年间,我们的公交时代在发展的快车道开启了全新的深圳速度。
要知道深圳本身就是一座盛产奇迹的城市,别看今天老旧破乱,明天可能一下子就会旧貌换新颜。果然,原关外的那些公交车,在特区精神的感召下开始华丽转身:严格按站停靠上下客、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早晚高峰行走公交车专用道;那些车上的不文明行为也逐渐烟消云散。
当人们乘坐原关外的公交车进关,经过“二线关”口不必再下车排队查验身份证后才能继续前行的时候,当“E”字母开头的绿色快速巴士矫健的身影飞奔在深圳各条快速干道上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曾经令我苦不堪言的“原关外”公交生涯一去不复返了!
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原关外区域的公交线路进行了更科学的调整,随着新主干道不断竣工通车、断头路不断打通和地铁网络日渐完善,接驳公交车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支线微巴等新线路陆续开通,同时取消重复和过长线路,例如福永到坪山线路适当缩短,310-315环线这深圳最长公交车路线一分为三。
不久后,深圳公交乘胜追击,有轨电车横空出世,造福周边居民。
乘坐公交地铁支付方式的巨变更让人惊叹。从当年的零钱现金到深圳通再到如今手机二维码电子支付,更加快捷便利、安全高效。与此同时,手机公交APP能准确定位公交车实时位置,还能根据相应的线路私人订制专属公交!
科技的日新月异让我们的公交时代更加绚丽璀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交车绿色出行的方式。
新闻推荐
都说00后不一样,其实也不一定!当日在咨询会现场,针对“你更看重学校还是更看重专业”“选择专业所依据的因素”“未来最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