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坐诊”值班,为群众提供便捷法律服务。
近年来,坪山区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完善、优化法律援助服务运行机制,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不断拓展诉求渠道、拓宽法律援助服务圈、强化法律援助工作规范管理,以便利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机制,倾力打造法律援助服务为民的工作亮点,助力法治坪山、平安坪山建设。
三级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坪山区搭建起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三级平台”,执行值班律师或专职法律工作者值班制度,实现了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去年,区司法局将法律援助工作站进一步延伸到区党群服务中心、区检察院、区法院,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每天律师“坐诊”值班,为群众释疑解惑,提供便捷法律服务。
笔者了解到,同类案件组织专业特长律师定向办理是坪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创新之举。该中心根据律师自身专业特长及执业经历情况,建立起由197名专业律师组成的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库,对受援人的同类案件组织专业特长律师定向办理,确保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
绿色通道:让法援服务更高效便捷
“法援”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困难家庭、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区司法局通过强化“三级平台”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服务“六进”、举办各类法律知识讲座等活动,不断增强法律援助工作的影响力和群众知晓率,实现“应援尽援”。
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坪山区法律援助案件审查受理既坚持原则标准又灵活高效。开通"绿色通道",对欠薪来深建设者、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并简化审批手续,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律师提供服务。”
笔者注意到,区法律援助中心一侧的墙上挂满了锦旗,每一面锦旗都代表着一份感激,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其中一面写着“弱势群体好帮手 法律援助暖人心”,该中心负责人表示:“这面锦旗是20名来深建设者送给法律援助律师石科伟的。”
“法律援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公益性的群众工作。它直接服务于弱势群体,援助一人,就会温暖一家,更能安稳一方。”忙碌在法援案件中的石科伟律师,在笔者的电话采访中表达了他四年倾情“法援”的切身感受。
规范管理:推动法律援助走向“应援优援”
在完善法援工作运行机制工作中,区司法局规范了办理流程、文书材料、归档和监督全过程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配合回访、听庭、案件质量评估和优化指派方式等措施,加大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审批和核查力度,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逐步从“应援尽援”走向“应援优援”。
今年9月底,区司法局与区人民检察院会签《关于刑事诉讼中维护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试行)》《关于建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法律援助工作协作机制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构建起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在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上的衔接、配合机制,在积极推动律师执业权利实现的同时,强化民行检察工作、法律援助工作与弱势群体诉讼有效衔接,拓宽弱势群体维权渠道,切实维护弱势群体民生权益。
据统计,近三年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13宗,受援人数达2930人次,涉及金额2651万元,提供各类法律咨询近7800人次。文/图:吕晓春 李旺 龙婷
新闻推荐
坪山区今年累计调整96条次公交线“定制+扫盲”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学生在校门口排队乘坐B678路公交车。侨报融媒记者吕晓春通讯员詹佩芬赵磊文/图“P36线e巴士,预约出行,随约而至,解决了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