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二中科技创新特色班学生亮相全国大赛。受访单位供图
11月1日,在第五届南山少年创新院小院士评选活动中,南山区中小学10名同学脱颖而出,荣获“南山小院士”称号。其中唯一一名女生小院士欧叶叶,便来自育才二中。
11月16日,2019年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决赛于宁波举行,在“无人驾驶对抗赛”中,育才二中侯易泽、程万里小组与袁海博、谭旻骏小组脱颖而出,均获一等奖。其中侯易泽、程万里小组获一等奖第一名。在“互联网+无人驾驶主题赛”中,同样来自育才二中的韦凯洋荣获三等奖。
令人惊讶的是,上述六名同学全部来自育才二中同一个班级。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11月16日这一天,这个班级有29名同学在全国各地同时参与赛事。究竟是什么样的班级有这等实力?育才二中校长涂佑存道出秘诀。
自2018年开始,育才二中在初一新生中开办了语言艺术特色班和科技创新特色班。其中,科技创新特色班聚集了在科创上有经验、感兴趣的学生,学校有专任科技教师团队进行辅导,并开设特色专业课,以上提及的学生便全部来自于这个科技创新特色班。
●撰文:徐峰
形式新
科技创新特色班呈现新态势
为什么在学业压力颇重的初中阶段坚持开设一个科技创新特色班?育才二中科创教育团队带头人吴晓茜表示,这不仅是学校顶层设计中特色办学思路的指导,还有学校综合科技创新近年来在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的决策。
“其实,早在2006年,我们学校便开始参与各类机器人比赛了,那时候主要依托校内的机器人社团进行发展。”吴晓茜说,2011年开始,学校机器人社团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社团成员也开始在各类省市级比赛中崭露头角。当时,柴火空间在国内签约首批实践基地,育才二中就位列深圳全市20所学校之一。
随着科技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发展,2014年,学校便将只做机器人创造的理念转为创客的概念。伴着教学范围的拓展,学校涉及的科技教育内容越来越多,却一直没有相关的系统化整合。为此,2018年,在校长涂佑存的支持下,育才二中在初一新生中正式开办了科技创新特色班。
变化与惊喜接踵而至,一年发展之后,科技创新特色班成果开始迎来井喷期。原先的社团20来个人,取得成绩的屈指可数。如今,在科技创新特色班,一个班至少有30人手握相关奖项,获奖率近80%。
如此显著变化归因于什么呢?班级化的益处。原来社团推进的时候,因为成员来自不同班级,每个人的时间很难协调,沟通效率大大降低。如今,聚集到一个班之后,这些“老大难”问题便迎刃而解。
针对这个问题,初二年级科技创新特色班班主任李潇潇很有发言权。在班里管理中,她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准确定位学生特质,优化组合小组竞争合作,通过演讲、辩论、主题探究型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批判创新性思维和逻辑、语言表达能力。每次大赛结束后,她会组织学生进行复盘讨论,团队合作与默契度的提升,源于她的指导和培养。
育才二中初二科技创新特色班在摸索中,形成了以吴晓茜老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主要负责信息科创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李潇潇负责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团队建设,班级科创文化和氛围搭建双轨制推进。
沟通效率提高了,完成项目的效率也提高了。成员们的默契值大大提升,“科技创新特色班”优势凸显。可以说,如今育才二中科技创新特色班的成员已经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课程亮
四大类别课程逐步渗透
今年6月,由育才二中科技创新特色班4名初一学生组成的科创队,在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上斩获金奖。决赛中,4名学生利用两天时间在封闭赛场内完成了冬奥会方案——智能安防系统沙盘。
据介绍,在这个小小的沙盘中,需要运用到包括模型制作、基本电子电路安装、常见传感器使用,还有编程、数字设计激光切割技术以及创新设计思维。这些技能均在科技创新特色班中寻到“踪迹”。
学生聚集到同一个班级,就需要有良好的课程体系予以支撑。为此,科技创新特色班推出四大类科创课程,据学生的兴趣与参赛类别,将全班分成4个专业课学习小组。打造“1+2”的特色课时模式,即每周1节必修课,2节专业课。这两个课时的专业课通常都是连堂一起进行,时间为90分钟。
学校初一年级科创班专业课老师袁岚介绍,目前,学校开设关于科创的课程内容有14种,不仅有3D打印、机器人工厂、无人机等社团课程,还有人工智能、未来城市、艺术创想等科创类课程。对于科技创新特色班来说,则分为四大类。人人创客类立足动手制作维度,人工智能类则围绕AI、自动化维度,未来之城类涵盖主题规划等维度,艺术创享类则展现数字新媒体等维度。
“原先科技创新特色班刚开办时,有比赛需要学生参加,全班都会举手,只好采取抽签、抓阄等老办法。”吴晓茜表示,经过课程的不断细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结果,老师会熟悉每一个人的专长,学生也会发现自己的定位。
其中,影响最明显的便是班级中的部分女生。据介绍,最初成立这个班级的时候,男生申请偏多,为了平衡,学校“调剂”了一些女生加入。“这些"调剂"过来的女生,不仅对编程、电子器械类无感,甚至有些人连游戏都鲜有触碰。即便这样,在班级细分的课程类别中,她们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在育才二中数字智造空间教室中,摆着各式各样的学生作品,其中五个彩色外观的机器人尤为引人注目。原来这是科技创新特色班的女生结合男生制作的机器人,以生旦净末丑戏剧角色为原型设计的多彩机器人版,一改往常男生设计的工业风。在课程明确分类后,艺术创享与未来之城这些以设计为主的类别中,更受女生青睐。
正是因为初二年级的科创班开了一个好头,如今,初一年级的科创班迅速进入轨道,课程稳步推进,学生也逐渐开始参与比赛。
环境优
全新创客空间呼之欲出
在育才二中,科技创新特色班拥有一层“专属”地带,挂牌“数字智造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虚拟学习空间”的三间教室成为该班级专业课的阵地。走进这些教室你会发现,每一间教室中都没有讲台,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空地,“因为许多项目涉及大型图纸、大型器材等,因此这一块空地留出来很有必要。”吴晓茜说。
最羡煞旁人的不是这三间教室,而是与它们紧紧相邻的近200平方米的全新创客空间。创客空间于今年暑期开始投入建设,目前建造进度已接近尾声,整个空间以橙黄色为主基调,搭配极简风的功能柜,虽尚未投入使用,但已经有不少学生迫不及待提前“入驻”体验。
创客空间特别之处是通过两大隔断将其隔成三个不同的小空间,教室可以根据参加活动人数任意“分割”,可以给每个项目重新组成活动场地。
“因为想好了在这个空间里上什么课,便针对这类课的特点进行了相关设计。”吴晓茜介绍,创客空间的设计均由她本人与团队亲自设计,每一处都做到了团队想要的样子。比如在数字设计区,因设计需要大量图纸,为学生更好地绘画,该空间便摆放了两张长长的桌子,桌子设计成半包围形状,学生使用更加便利。又比如,在创客实践区安装了独有的幻灯器,以用来进行创造原理的讲解授课。在这里,工具及物料分共享工具区和专业工具,不仅便利学生使用,也能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好习惯。
能够在一所中学,腾出这样大的教室用作科技创新特色班教学推进,实属不易。涂佑存希望,随着学校科创空间的落成,育才二中将在科技创新上结出更多硕果,在校园科创领域继往开来。
新闻推荐
经过激烈角逐,乌干达选手KATEREGGAJOHN获得男子组冠军,成绩为1小时04分06秒;中国选手吴向东和边岐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