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通讯员 陈佳 摄
▲小学生参观有害垃圾临时存储点。
工作人员在分拣玻璃瓶并装袋。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陈龙辉 实习生 黄嘉鑫 通讯员 陈佳) 近日,一场主题为“垃圾去哪儿”的生活垃圾大分流细分类全链条管理工作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展开。活动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起,采取全市十区(新区)联动的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市民展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流程,并组织市民参观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设施,解答市民对“垃圾去哪里了”的疑问,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全民参与率。
12月10日下午,活动在南山区朗麓家园主会场开始,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相关领导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垃圾分类推广大使等关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各界人士共约300人参与活动。大家参观了南山区生态环境园、南山区厨余垃圾处理基地和“衣旧情深”织物宣教基地。
前端分类:
年底前实现楼层撤桶全覆盖
2017年6月3日,深圳市发布了全国首份《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推进分类投放规范化。今年,全市3508个住宅小区大力推进楼层撤桶,设置集中分类投放点,目前已有95%的小区实施楼层撤桶,年底将完成全覆盖。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实施垃圾“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小区覆盖率也已达79%。
深圳还创新实施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推进宣传教育常态化。累计开展“大讲堂”“微课堂”等活动上千场,年均服务市民群众40万人次,将垃圾分类纳入全市所有中小学德育课程,让分类意识像“蒲公英”一样飘进千家万户。
深晚记者了解到,南山区朗麓家园大约有3800户居民,设置了12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每天清晨,小区清洁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会将投放点的不同垃圾先收运到小区一角的转运站,将有害垃圾、玻金塑纸、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收放,然后将“其他垃圾”倒入垃圾压缩箱进行压缩。随后不同品类的垃圾将被不同的处理企业回收。
收运环节:每天分流分类回收量达3500吨
针对垃圾分流分类,深圳市委托专业收运处理企业实行专车专运、分类处理,着力解决“前端分、后端混”的问题。全市共有731辆各类分类收运车辆,每天分流分类回收达3500吨,有效减轻末端垃圾焚烧、填埋处理压力。
在朗麓家园,除了日常需要处理的其他垃圾,玻金塑纸、大件垃圾、有害垃圾一般采取用微信或电话预约的方式。诸如废旧织物回收等收运企业在摸清规律后,也会根据情况隔一段时间前往收取。深晚记者留意到,这些收运处理企业的收运车都有明显的企业标识,由于所要收运的废弃物不同,车辆大小也不尽相同。大家“各取所需”,不太可能将所有垃圾混合收运。玻璃回收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在现场就将不同颜色的玻璃瓶进行分类打包,使后端处理时更为便捷。
末端处理:全市已有100余处分类处理设施
朗麓家园居民分类出来的各种可回收物将被送到南山区的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2019年,南山区建立了全市首个垃圾分类环境园,将年花年桔回植、废旧家具、玻金塑纸、果蔬垃圾、厨余垃圾、废旧电池及灯管分拣六大分流体系纳入一体化处理基地,打造出深圳市首个园林式、花园式一体化的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不仅解决了各分流处理末端选址难、过于分散的问题,还成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体验阵地,环境园截至11月共接待各类参观团体112场4550人次。
环境园对垃圾的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目前玻金塑纸日处理量达45吨,厨余垃圾日处理量将达120吨。到2020年,环境园的日均处理量将超230吨,一定程度上减轻需要焚烧的垃圾处理量。今年1至11月,南山区其他生活垃圾处理(焚烧)量641909.73吨,通过九大分流体系实现垃圾分类减量149354.69吨,合计791264.42吨,分类垃圾减量占比达18.87%。
据了解,为加快各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不断提升末端处理能力,全市已建成4座大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21个废旧家具拆解处理厂、3个废旧织物利用处理厂、17个果蔬垃圾处理点、31个绿化垃圾粉碎处理厂(点)等100余处分类处理设施,初步构建了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对前端分类形成了有力支撑。
数说
深圳目前垃圾分类处理量
废旧家具
通过建立预约回收制度,定点投放、预约清运,目前全市建成废旧家具拆解、利用设施21处,收运处理废旧家具853吨/日。
废旧织物
在全市住宅区(城中村)设置专用回收箱4300个,收运处理废旧织物20.8吨/日。
玻金塑纸
在全市住宅区(城中村)全面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回收玻金塑纸153.1吨/日。
年花年桔
每年在元宵节前后提前向社会公布预约回收电话,集中开展年花年桔回收活动。2019年元宵节前后累计收运处理年花年桔167万盆,其中95450株进行了回植。
绿化垃圾
已建成30处中小型处理设施,收运处理绿化垃圾约627吨/日。
果蔬垃圾
目前收运处理量约365吨/日。
餐厨垃圾
已建成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龙岗区、龙华区5座处理设施,主要工艺为厌氧消化产沼发电,集中收运处理餐厨垃圾约1704吨/日。
有害垃圾
全市共设置废电池回收箱2.1万个,废灯管回收箱1.1万个。2019年截至11月,已回收有害垃圾179吨。
厨余垃圾
在具备条件的居民小区增设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并配套设置洗手台,逐步开展家庭厨余垃圾精细分类,打造“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垃圾分类模式,目前收运处理量259.2吨/日。
新闻推荐
(记者张玮玮)昨天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全市各区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区域特色,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普法宣传活动迎接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