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南山区智“惠”民生微实事大赛。
在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经验推广交流会现场南山被授牌。
在粤海街道社区长者助餐点,老人为民生微实事点赞。
12月25日,在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经验推广交流会上,南山区民政局局长周庆芝作为唯一的县区级获奖单位代表,和与会的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其他市区代表就“南山区民生微实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经验进行了分享。
全省共有10个市、区、街道、社区单位获评2018年度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十大创新经验、25个项目获2018年度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经验提名项目。
在现场,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卓志强等领导为2018年度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十大创新经验获奖单位颁发了奖牌,对南山区民生微实事工作进行了高度肯定。
一直以来,南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以民生微实事为切入点,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导向,通过“系统化”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品质化”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特色化”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将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
百姓“出题”,政府“答卷”,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加强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最终要体现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上。
长期以来,大量民生琐事积累在街道和社区,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项,放到群众身上就是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此,南山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民生微实事为突破口,坚持“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决→群众建→群众评→群众享”,专门承接那些小而微、小而急的民生服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16年起南山全区共投入5.9亿元,资金和项目由社区党委统筹安排,用精准的服务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表现出3个特点:
——力度大。每个社区200万元,全部纳入财政保障。
——落得小。所有项目均用于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精准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
——放到底。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决定权在街道和社区,所有项目必须经居民商议、社区党委审议通过,确保项目体现民意、贴合民需。
百姓“点菜”,政府“买单”,让“惠从党来”“恩向党报”深入人心
南山把民生微实事作为加强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由居民提需求,基层党委政府买单,探索创新“民生微实事”运行新机制,构建三大路径,为人民谋幸福,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建“网络平台”。以“互联网+政务”的理念,全面推行南山区民生项目“O2O”模式,设立“南山区民生大超市”,线上搜集群众需求,线下落地服务,实行“百姓点菜、党组织做菜”,把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决定权交给群众。
二是建“交流机制”。每年举办“智惠民生”微实事大赛,2019年为第三届,采取“1+8+1”的模式:1个区级总决赛、8个街道分赛区和1个助老专业赛区,体现“一街道一特色”,自下而上根据群众需求精选项目。2019年共征集2281个参赛项目,同比增长65%,吸引了近千家企业和机构参与,项目涵盖科技、文化、养老、助弱等各个领域,满足各方需求,体现党的关怀。
三是建“制度规范”。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生微实事“1+7”政策文件体系,加强顶层设计,量质共求,监管并举,进一步把好“政治关”“项目关”“程序关”“法律关”。
坚持初心,以“微”见“著”,以“有温度”“可感受”暖心服务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均在基层,落脚点在社区。
南山区将“民生微实事”“精品特色社区建设”“社区"领头羊"计划”等紧密结合,以“组合拳”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
4年来,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共9013件,让居民体验“有温度”“可感受”的暖心服务。比如,南山街道桂湾社区举办的社区帮扶支援项目,为社区的失独家庭、自闭症儿童、重疾、低保、残疾人等特殊家庭提供定制化帮扶,累计开展服务400余次;蛇口街道海滨社区依托民生微实事成立“海滨居民互助会”,目前已发展会员近500人,参与了睦邻长者关爱、社区文明安全倡导、困难群体帮扶等服务600余次。
2018年,南山区民生微实事获评“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十大创新经验”,相关经验获得国家、省、市推广,2019年被中国新闻周刊评选为“2019年度地方政府创新奖”。目前,南山正在申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
按照计划,南山将以民生微实事助力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把小事做精致,把大事做精彩,让社区党委工作有推手、居委会服务有抓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贡献民政力量。
(许秀丽 郑恺/文图)
新闻推荐
南山区发布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 “一路有喜”传销公司被打掉
(记者郑恺)12月19日,南山区举行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南山运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WIFI电子围栏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