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参加龙岗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一次分组讨论的委员们,围绕贯彻落实区六届四次党代会精神,就龙岗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协商建言,并审议了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
推开每一扇分组讨论小组会议室的门,扑面而来的是讨论时热烈的氛围。建务实之言、献可行之策、助发展之力,政协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们的发言不仅表达了对龙岗区政协过去一年工作的充分认可,更饱含着委员们的使命和思考,为实现龙岗未来发展美好蓝图和目标任务献计献策。
第一讨论组培育龙岗的“产业名片” 为前沿产业提供更好的软实力支撑
昨日下午,第一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围绕龙岗区产业定位、民生福祉、发挥本土青年优势等问题,各抒己见,为谱写龙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区政协委员吴雨淋是龙岗本地人,带着一帮本土年轻人成立了一个社会组织。她建议,利用本土青年公益组织对接高校研博社团,成立高校联谊会,发挥龙岗本地社区和商会的力量,带着本土青年的优势,“走出去,引进来”有技术有科研的高价值人才,共同打造一个更具规模的“粤港澳高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可利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针对性对接莫斯科大学世界级水准的数学家资源,在龙岗共同设立“算法研究所”等推动软科研、软技术提升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算法研发机构,为大湾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产业提供更好的软实力支撑。
龙岗区的产业定位及名片是什么?重点在哪里?龙岗区政协委员宋永波表示,龙岗区结合现有产业布局优势,着力打造示范区平台的龙岗“产业名片”;对于很多企业不熟悉的“5G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希望做好宣传的同时,让企业参与进来,通过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共同建设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等;政府通过继续做好营商环境优化、金融力度支持、产业政策导向等方式,共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落地,营造一流的亲清政商关系。真正为龙岗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排头兵,打造深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高水平东部中心贡献力量。
(刘尚丽)
第二讨论组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发展
“利用碎片化土地,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落实"民生微实事",特别是关注文化、心理方面需求”“强化名校外引内联,多提供优质学位”……昨日下午,在第二讨论组现场,来自民革、民建、农工党、致公党界别的区政协委员们围绕贯彻落实区六届四次党代会精神,就垃圾分类、营商环境、民生实事等方面建言献策。
区政协常委樊亮建议参考台湾垃圾分类模式,由政府免费向市民提供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按颜色分为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不可回收垃圾,然后投入相应颜色的垃圾桶,从而实现初级的垃圾分类。
“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动民营经济的不断改革创新。”区政协常委李哲海建议广大干部队伍要牢牢树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思想,正确处理和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与各类市场主体运营之间的关系,同时出台各类政策,增强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感和干事创业热情。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为成长阶段的创新企业提供个性化空间保障。针对龙岗区土地利用问题,区政协委员陈惠东提出要优先供地给对龙岗区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企业,在评估产值、税收、增加值等指标方面给予减半优惠政策,其次是对碎片化的土地进行摸底,优先供应给发展潜力较好,政府鼓励支持产业的中小型企业。
(钟玲)
第三讨论组打造新型园区运营模式 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昨日下午,第三讨论组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文化资源建设等主题进行热烈讨论。
“我关注的是产业园区如何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问题。区委区政府一直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的提升以及带动人才的集聚也催生出新的产业业态。”区政协委员杨琳认为,“工程师红利”和“技术溢出带动”未来将成为企业技术升级的主要依靠途径。她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当引导园区做好相应的准备。如,在空间产品设计上引导园区做好龙头企业项目孵化的准备,引进项目资源上引导园区实现企业间的协同、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以及公共技术平台的建立,引导做好园区运营的顶层设计,打造新型园区运营模式,为龙岗区经济增添新的动力。
区政协委员孙骞关注的是如何建设小型智慧化图书馆打造“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孙骞提出,2020年是5G技术应用的元年,为建设无人值守的24小时智慧化图书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实现“十分钟文化服务圈”目标提供了可能,龙岗可以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学校图书馆、社区党建中心、工业园区多功能室、居民小区和社区公园等资源,通过统筹改造或新建广泛互联、融合共享、个性互动的小型化智慧型图书馆,在普惠性和精准度方面下功夫,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张秀云)
第四讨论组努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让企业安心留下来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辖区优质企业?昨日下午,在第四讨论组的现场,政协委员围绕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区领导雷卫华参加讨论。
区政协委员曾允彬是东部高速公路大队的负责人,他非常关注高速公路拥堵问题,如今高速公路上的车越来越多,与龙岗人息息相关的水官及盐排高速每天经常发生拥堵,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也对产业发展非常不利,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一同破解此问题。曾允彬的意见得到了区政协委员顾伟的认同,他表示其公司原来从宝安迁过来,很多人都在宝安居住,但如今从龙岗到宝安由于堵车,仅上下班就得花4个小时,造成很多优秀的员工在选择是否留在龙岗发展时产生了动摇,希望政府采取一些措施。
区政协委员杨共晓所在的公司是华为的供应商之一,他对劳务派遣方面的业态发展非常关注。他表示,目前龙岗存在劳务派遣乱象问题,包括一些劳务公司随意哄抬劳务派遣价格,导致企业招工难、招工贵,极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希望政府能加强监管,使企业安心留下来。(杨剑锋)
第五讨论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不断增强龙岗城市吸引力
昨日下午,第五讨论组的委员们围绕大会报告及委员们所作的特色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区领导陈广文、陈健彪等参加讨论。
作为科学和企业界的委员,第五讨论组的委员们十分关注龙岗的营商环境优化和城市发展方向。他们认为,一年来龙岗区优化营商环境效果明显,优化环境服务企业的意识已逐步融入到基层政府和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准则中,注重务实不冒进,服务企业脚踏实地。
对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委员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区政协委员高建彬建议政府或国企可以牵头整合企业发展用地、用房,为产业上楼提供标准化示范;要及时研究对策遏制房租持续增长,避免高房租逼走企业。区政协委员雷昶认为在增强龙岗城市吸引力方面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既要破解城市“硬环境”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问题,也要强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等“软环境”,推动人文关怀常态化;既要考虑对高端人才的服务配套,也要打造对广大产业工人的培养机制和资助方案,围绕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制定政策、营造更好环境,留住发展所需的多层次人才。
此外,委员们还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产学研一体化的支持力度、规划先行提前布局高端基础配套设施(如高负荷充电桩、5G基站等)、探索高端化现代都市农业等主题进行积极探讨。
(颜晶)
第六讨论组优化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昨日下午,第六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就优化营商环境、垃圾分类末端处理、人才政策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区政协委员古少扬提出,中小微企业难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且了解融资贷款渠道有限。建议金融服务部门通过供应链技术,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使得中小微企业获得增信,银行信用贷款。建议政府部门定期开展银企对接会、路演会,开展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宣讲会、培训,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普及金融知识,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区政协委员曾华提出,深圳市现有的人才政策,给予部分高层次人才子女自由择校的便利,但符合条件的人才子女已经长大用不上了,年轻一些的骨干人才又不够条件。能否在政策上做一些调整,和企业的产值和税收挂钩,对符合条件企业的骨干人才给予一定的重点学校入学积分奖励,吸引和留住人才。
区政协委员陈建湘表示,今年龙岗区将深入推进2020年垃圾分类。而垃圾分类最重要也需要花大力气的就是后端处理设施(处理厂)建设,尤其是湿垃圾(餐厨垃圾)处理。龙岗红花岭餐厨处理厂是2013年规划,现为了产能提升、配套餐厨污水处理、环境提升,需要在红花岭垃圾处理项目周边增加约1.5万平方米用地,望区里支持解决。
(褚翘)
第七讨论组多途径推动龙岗文化教育繁荣发展
昨日下午,第七讨论组的委员们围绕教育、体育、文化艺术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委员们谈体会、议举措、提建议,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和作用,凝聚起推动龙岗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区领导杜楚明参加讨论。
文化艺术方面,区政协委员刘艳杰表示电影产业将是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引擎,建议借助社区公园,建设全市首个电影主题公园,并以此为抓手,由政府引导立项,企业出资,筹建集户外场景、超大型数字影棚设施的影视拍摄基地,同时设立政府文投基金,着力解决龙岗本土优质电影项目的资金周转问题。政协委员栾立银认为大芬油画村是龙岗区乃至深圳、全国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建议龙岗区深入调研考察、体验大芬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大芬艺术产业特点和文创旅游市场的需求,出台大芬艺术产业发展5年-10年规划,完善大芬产业链,多方面、全方位、系统化布局实施。
教育方面,区政协委员刘粤明针对民办学校收费审批制度提议,将“发展规划”作为提费依据,以市场为主导,建立民办学校“优质优价”机制,教育部门加大监管和督导力度,让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实现错位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政协委员张海燕认为,龙岗区在推动公办园建设中可考虑依托小学、中学等学校的力量办园,同时建议成立幼教发展中心,加大对幼教队伍的管理力度。
(陈惠霞)
第八讨论组强基层补短板 提升市民幸福感
昨日下午,第八讨论组的区政协委员们就高质量发展医疗、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等热点话题积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将紧扣中心工作,认真履职,大胆建言献策,提高提案质量,为龙岗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区领导尚博英、初庆参加讨论。
去年,“龙岗第一课”实施以来,已经覆盖人群超过260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传播阵地利用不够、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对此,区政协委员毛东宝建议,要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的规划,注重细分,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同时,利用好全区各种宣传阵地,特别是户外电子显示屏、融媒等作用,注重线上线下结合;创新方式,探索运用抖音等新媒体手段,增强传播效果。
社会保障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区政协委员林良认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委托社会心理服务行业专家深入社区、工业园区、学校等开展社会心理现状的专题调查研究,对基层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社会常见问题,做出精准预判和研究。同时,整合政法、民政、妇联、团委、公安等多个渠道的资源,遴选优质的机构、社会组织,面向社会集中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资助。
区政协委员王绍娟关注医疗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她认为,要通过好的政策打造好的医疗平台,通过平台来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打造深圳东部医疗高地。(蔡羽珊)
第九讨论组促进深港两地青年交流合作
在第九讨论组上,政协委员围绕优化龙岗营商环境、促进深港两地交流、合作等方面展开讨论。区领导侯海参加讨论。
区政协委员丁家辉说:“我在龙岗能切实地感受到政府的无私,每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上看到的实际数据、实际改变,都是过去一段时间里面参与地方建设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区政协常委蔡小强表示,听完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很受鼓舞,感觉龙岗充满正能量,对龙岗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谈到,在龙岗区的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凝聚了一大批优秀教授,学校将进一步利用深圳校区优势和香港本部的科研力量,将更多的科研成果用于工业,与大湾区工业企业多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的提升,在厂教融合方面作出更多贡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今年还将大幅增加广东、深圳的招生计划。(张帆)
新闻推荐
通过三年连续督办,龙岗治水提质成效显著。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代表活动月期间,龙岗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