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梅沙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旭聪。
志愿者在大梅沙州仔岛附近种下了近600株珊瑚苗。图片由杨旭聪提供
(记者 黄顺)盐田梅沙青年杨旭聪在青年节当天,上了央视的纪录电影——《青春中国》。昨日,记者采访了杨旭聪,听他讲述自己用行动守护梅沙这片绿水青山的青春故事。
杨旭聪是梅沙土生土长的本地人,2012年3月,在杨旭聪的倡议下,旨在维护区域海洋生态的梅沙海洋环保义工队挂牌成立。他和几位发小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力。
每当夏季的周末和节假日,当市民涌向大梅沙亲海戏水时,杨旭聪团队则忙于打捞漂浮在海面的垃圾。假日过后,他们又忙碌于下海打捞沉入海底的垃圾。起初,义工队只是开展简单的海洋保洁工作,但随着活动的开展和队伍的壮大,他们逐渐扩大了业务范围,注册成立了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业务覆盖海洋保洁、海上救援、游泳培训、海洋科普等方面。
近年来,以杨旭聪为带头人的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共出动船艇500多艘次、水手1000多人次、潜水员1500多人次,种植了10000多株珊瑚,清理珊瑚区海底垃圾7吨多,保育珊瑚海域2.5平方公里。
由于城市开发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珊瑚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几乎消失。在几年前一次下海清洁海底垃圾活动中,杨旭聪团队惊喜发现珊瑚群竟重现梅沙海底,种群数量比前些年有了显著的增长。“珊瑚的重现是生态环境变化的一面镜子。近年来,得益于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梅沙的珊瑚群在前几年才慢慢开始恢复。”杨旭聪说。
杨旭聪知道,如果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海底的珊瑚很有可能得而复失。于是,杨旭聪团队开始联手广东省海洋大学,引入专业学术力量启动珊瑚普查工作,为梅沙海域的珊瑚保育和海洋生态保护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
珊瑚的成长周期极为缓慢,优良的水质只是基础条件。于是,杨旭聪团队近年来开始引入人工干预的方法,力求提升梅沙海域片区珊瑚的种植量,加快修护梅沙海域珊瑚生态系统。
新闻推荐
农行第三期“打卡游盐田”优惠活动五一启动 市民使用“惠省钱abc”小程序即可参与打卡享受优惠赢大奖,活动将持续6个月
由盐田区政府和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农行承办的大型主题旅游活动“打卡游盐田”第三期活动将于5月1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