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起,华强北率先开启创新式室外帐篷交易模式,加速专业市场复工。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福田“四新”项目启动仪式上展示5G+人工智能模拟器。
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初夏5月,草木繁盛。漫步莲花山公园,多彩风筝高悬天际;走入华强北商圈,夜空之下流光溢彩。
深圳福田,这座位于特区“心脏”位置的高密度城区,正迈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的新阶段。
战疫情,福田推出“HEALTH”疫情防控体系,夺取阶段性胜利。稳经济,福田早在疫情发生之初就落子“先手棋”,因防疫形势变化,又接连出招,打出“组合拳”。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作为中心城区,福田将把握大局大势、坚定信心决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奋力跑出“加速度”、夺取“双胜利”,彰显“首善之区”担当。
●南方日报记者张光岩陈熊海
春风送暖
为辖区经济“输氧”“供血”
今年1月,疫情突袭,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深圳迎来一个无比艰困的“冬天”。
福田区见事早、行动快,是发现全省第一例确诊病例的地方,还是全省第一起发现境外输入病例的地方。
作为全市中心城区,福田区是金融大区、商贸大区、文化大区,也是深圳公共服务功能最为集中的城区,自2月以来,其复工复产情况就备受关注。
“早”字当头、“实”字为先,福田多管齐下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变防疫、复工“两难”为“两全”。从3月5日起,实现了“5个100%”:“四上”企业、持牌金融机构、总部企业、千家重点企业、工业产值前100强均已达到100%复工。
寒冬虽凛冽,春风送暖至。2月以来,福田区在全国最早出台“福企11条”产业政策,精准出台“福企新10条”产业政策,全面覆盖“1+9+N”产业政策,与企业携手共渡难关。
“疫情发生以来这几个月,整体营收不足往年同期的10%。”遭受疫情冲击,深圳皇庭V酒店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困难。
关键时刻,政府出手。皇庭V酒店总经理王影介绍,福田区相关政策中的“劳动用工支持”和“招工支持”针对恢复经营且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提供保障。“这些政策分担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预计各项补贴整体申请之后,我们能够得到30万元以上的帮扶,大大减轻了企业复工复产的压力。”
突出“速度”、突出“准度”、突出“力度”,福田区落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复苏三步棋。
针对疫情期间企业房租高、用工贵、招工难、资金紧的问题,福田区在2月初就火线出台全国首个县区级政府防控疫情应急扶持企业政策——“福企11条”,落实财政资金10亿元。
针对企业防控物资不足、员工到位难等问题,福田区精准实施“福企”政策,落实财政资金近6亿元。
福田区区长黄伟介绍,“福企11条”政策推出以来,区政府物业已经减免286家企业租金6300多万元,国有企业物业已经减免62家企业租金783万元,15个集体股份公司已经减免了1.13万家“三小场所”租金6800万元。
“福企”新10条对受疫情影响直接的餐饮业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当中的餐饮商户,以及文旅行业,采取“直接支持”模式,文旅产业150家企业直接获得2800万元支持,餐饮行业1246家企业直接获得5500万元支持。
“这些实实在在的补贴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来说,就是雪中送炭,给了企业一个"喘气"的时间和机会。”深圳市统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燕珍说。
三大产业政策是福田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主要“干流”,除此以外,福田区还不断有“涓涓细流”为企业提供暖心政策与精细指引,推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辖区经济“输氧”“供血”。
早在2月,福田区就推出“防护物资供需对接平台”,并上线“福田企业复工复查服务系统”,推出深圳首个“企业复工复产防疫标准化手册”,推出《福田区餐饮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福田区小散工程开工防疫标准指引》等指引文件,打通企业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
福田区还率先发布复工复产高质量“作战图”——《福田区加快推动科学有序复工复产“春风行动”方案》,全面部署支持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20项硬核举措,推出第一周,就实现龙头企业、总部企业、持牌金融机构、千家重点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100%复工复产。
烟火人间
从几近停摆到元气满满
沉寂多日的街道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几近停摆的商圈重新出发、元气满满。
作为深圳市的商贸大区,福田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如何尽快“复市”“复消”,重塑消费信心,是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头号挑战。
这个春天,“你抢到消费券了吗?”,成为很多“久别重逢”福田人的问候语。随着公共场所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来到商圈消费。
“5G还真是不一样,APP秒下载。”在华强北华为体验店,黄伟买到了一部网速超快的5G手机。
区领导化身“带货”主播,在数万网友的在线围观下,多位福田区负责人直播商场消费购物。
拿着消费券出门消费的市民不在少数,“我只抢到一张"满30.1减30"的抵用券,身边还有人一次性抢到了3张消费券。只需花3分钱,就可以坐享160元的"霸王餐"。福田区发放的消费券,在疫情期间为市民带来了实惠。”福田市民邱女士说。
发放消费券,将政府财政收入中的一部分直接返还给纳税人,加速了消费者信心回归,缓解了小微商户流动资金困局。
“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让消费者享受了福利,也给商家带来了人气,有助于商家恢复销售量至疫情前水平。”福田区卓悦汇西贝莜面村门店经理李锐表示。
为了让繁华的都市“重启”消费,重回“烟火人间”,福田区着力打好“四张牌”。
第一张牌:春夏自然风健康消费专区。福田区出台了户外营销场所工作指引,鼓励咖啡、奶茶、甜品、酒吧等轻食餐饮类商家开展户外营销,让市民一边吹着春夏自然风,一边享用美食,既有生活品质,又能保证健康。
第二张牌:“安心餐饮”九大行动。为了让消费者在福田“看得见的安心、看得见的干净”,福田实施了九大“安心”行动,覆盖从“食材选取”“后厨”到“餐桌”各个环节。
第三张牌:福田春夏欢乐GO。采取政府引导与商家促销相结合方式,安排3000万元,直接以电子消费券形式发放给市民,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拉动消费热情、提振消费信心。
第四张牌:福田观光游玩六大线路。福田精心打造了春暖花开游玩的6个主题线路,无论“有朋自远方来”还是小孩子问“爸爸去哪里”,均有最适合选择。
留得青山
答好经济复苏新考卷
“2020520,爱你爱你我爱你”。5月20日,深圳福田举办“幸福福田创业福地——2020年"新政策·新空间·新服务"云推介大会”直播活动。
继疫情期间推出“福企11条”“福企新10条”后,直播期间,福田重磅推出年度产业政策“三部曲”的第三部,即2020年“1+9+N”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安排资金20亿元。
留得青山,去拼未来。年初以来的疫情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中央在“六稳”的基础上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答好经济复苏这份新考卷,福田正在走笔答题。
着眼企业升级发展需要,福田积极利用产业政策对冲疫情不利影响,帮助企业做优、做强、做大。例如,对总部经济、金融业、高端服务业等领域企业给予经营增长支持最高达300万元;对工业经营支持、商业增长支持按季度给予支持,每季度最高200万元;对科技企业R&D投入,最高支持400万元等。
聚焦企业租金贵、融资难等问题,福田区明确提出减租、贴息等政策,在总部企业、高端服务业等政策中,对入驻区政府物业的企业予以5折甚至免租金支持;在所有政策措施中设置贷款贴息项目,其中总部企业贷款贴息最高可达300万元。
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福田升维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建设总部之都、金融高地、创新福地、时尚福田。对总部楼宇、产业特色楼宇最高支持500万元;对金融总部和持牌金融机构进驻,最高支持1亿元;对创新载体最高支持2000万元等。
根据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特点,福田设置人才支持项目,强化人才引进、人才创业、人才成长等多项举措。对高层次人才、国高企业人才、设立海外机构,最高支持150万元;对国高企业核心人才保险,最高支持40万元;对金融持证、职业资格、技能人才给予支持,并给予人才安居、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绿色通道服务等。
防控不松劲、经济加速跑,福田正在拼尽全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风险稳定器”“增长加速器”“行业连接器”的关键作用。
赢得未来
全力打造“湾区总部之都”
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这些以往只在想象中的科技,将随着“新基建”的落地在福田区成为现实。
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3平方公里范围内,福田将建设智能驾驶创新中心,结合5G、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技术应用,研发打造商业化应用的智能驾驶共享出行示范平台。通过“新基建”赋能,福田区打造智慧园区、智能物流等基于5G的一体化智能网联示范区将不再遥远。
与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更侧重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四新”提升经济发展动能,福田区主动谋划、超前布局,推出2020年首批“新基建、新消费、新科技、新制造”重大项目并开工建设深圳智能制造中心。
首批“四新”项目达60个,投资规模达409亿元,涉及5G基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园区、新型住区、新型医疗等多个领域,覆盖面广。
智慧排水管网监管平台、智慧住建综合系统、关山月美术馆数字博物馆、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在首批“四新”60个项目中,“新基建”项目达到33个占比最大,总投资264亿元,年度投资39亿元,包括5G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智慧未来住区、智慧园区、智慧医院、智能交通等。
促投资、稳增长、优环境,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除了“四新”项目建设外,福田区还不断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近日,福田区政府发布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确定178项市区重大项目,投资总额3718亿元、年度投资333亿元。其中,重大项目的数量、投资规模和年度投资额均比上年显著增加。
重大项目计划将中心城区2.0版——“未来福田”的蓝图落实到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更新、产业总部、科技研发等一批批建设项目中。
其中,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两大千亿级开发区域今年将进入投资放量区间,金地工业区、三星工业区城市更新及河湾北片区棚改等百亿级超大项目将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挥重大投资项目的稳增长、促发展作用尤为重要。”黄伟表示,发挥重大投资项目的稳增长、促发展作用,将推动深圳中心区驶上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面对疫情防控新局面,福田区与时俱进,重磅发布《创建“湾区总部之都”三年行动方案》,推出16项重大举措。以中央活力区为核心构建“1+5”环CBD总部产业集群,串珠成链,形成商务服务、金融科技、国际科研彼此赋能的总部生态系统,全力打造世界级湾区的总部经济发展标杆城区。
大发展要有大空间。未来3年,福田区通过城市更新将新增32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两大核心引擎,还将释放238公顷的珍贵土地,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观察
逆势之中布局未来
中心城区高位过坎
日前,深圳各区第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福田GDP增速在深圳各区中排名第2位,保险、证券等金融支柱产业实现“逆势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均处全市前列。
福田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背后,显示出福田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带动下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截至5月15日,福田区企业总体复工率92.24%、复产率114.74%,并实现复工复产“5个100%”。
采取超常规举措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尽最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福田正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复苏只是第一步,推进“四新”项目建设、推出重磅“1+9+N”产业政策、谋划建设湾区总部之都,种种举措都显示出,福田正在为未来布局,推动中心城区高位过坎。
从产业结构来看,作为深圳的现代服务业大区和中心城区,福田区金融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七成,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常年保持在93%左右,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要巩固中心区地位,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就要跳出舒适区,重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早在2017年,福田区就前瞻性提出把“智能科技”作为全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主打品牌,对标“曼哈顿+硅谷”,建设以“金融+科技+文化”为特色,以“CBD+高新区”为形态的经济体系,就是在向产业重构迈出坚定步伐。
一场疫情深刻影响了产业格局。疫情冲击下,餐饮、交通、住宿等服务业一度大面积停运,取而代之的是线上零售、线上教育等。此外,疫情蔓延加速了工业4.0步伐,掀起全自动化的“黑灯工厂”和分布式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浪潮。
“传统的制造集中在一定区域、一个厂房里,人员高度密集、产业高度集中,受到疫情冲击也最为直接。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可以零散地"嵌入"在城市里,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空间载体星星点点、串珠成链,形成一个"分布式"制造体系。”有专家表示。
深圳智能制造中心的开工,就是福田区发力“分布式”新制造模式的典型例证。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受到冲击,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5G、物联网、“分布式”制造等新经济、新产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福田区已然走出了“先手棋”。
福田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庞勤表示,首批“四新”项目开工释放出福田开启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新信号。5G基建、智慧未来住区、智慧医院、智能交通等在内的60个“四新”项目相辅相成,其所在产业也相互支撑、协同促进,将有力带动福田区全面发展。
■数读
福田复工复产“大礼包”
“福企11条”,落实财政资金10亿元;
“福企”新10条,落实财政资金近6亿元;
“1+9+N”产业资金政策体系,落实财政资金近20亿元;对金融总部和持牌金融机构进驻,最高支持1亿元;对创新载体支持最高2000万元等。
实现复工复产“5个100%”:“四上”企业100%复工、持牌金融机构100%复工、总部企业100%复工、千家重点企业100%复工、工业产值前100强100%复工;
福田区推出3000万元消费券惠民活动,向居民发放80元、50元、30元面值的餐饮消费券和零售通用券,以及3000元的汽车消费券;
福田区首批“四新”项目达60个,投资规模达409亿元,年度投资39亿元;
福田区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确定178项市区重大项目,投资总额3718亿元、年度投资333亿元;
未来3年,福田区通过城市更新将新增32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在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两大核心引擎,将释放238公顷土地。
新闻推荐
路边树木遭“剃头” 原来是给树“治病” 莲花支路行道树修剪后长势良好
▲修剪后的行道树长势良好。深圳晚报记者张焱焱摄深圳晚报讯(记者汪仕林)长势喜人又能遮阴的大树被截枝,看着总让人心痛,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