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香梅市场焕然一新。
组织开展爱心义剪。
充满幸福感的辖区氛围。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站在福田区“新30年”发展的起点上,应当如何抢抓机遇,再创新业,做到基层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城市管理“追求卓越”,城市品质“表里如一”,推动形成民生发展新格局?
“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幸福"为目标,以"智慧"为手段,打通线上线下两大阵地,把治理和服务,聚焦于活力,聚焦于"人"”,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钟义应如是说。近年来,该街道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大探索创新、破难解题力度。例如,香梅市场旧貌换新颜,向市民提供舒心、便利的买菜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建立“三个委员会”, 打破分工边界,整合街道、社区服务资源,高效处置基层事务,充实居民的“获得感”;创新推出“S-M-A-R-T”五大智慧平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加强居民的“安全感”……一项项举措使得一条条治理妙招开花结果,切实托起街道“善治”大局,努力走出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香梅市场旧貌焕新颜 “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民生福礼”如何落在实处?解决群众“身边事”是关键。“香梅市场升级改造后变化很大!原先买菜的人一多就会拥挤,稍不注意还会踩到水坑,现在市场内外焕然一新,放眼望去,干净整洁,通道也变宽敞明亮了,逛农贸市场和逛超市一样,大家更喜欢来买菜了!”日前,家住紫荆社区的市民王女士走进香梅市场后由衷地感叹道。
嘈杂的吆喝声、水渍满地、蔬菜叶乱扔……这曾是附近居民对农贸市场的固有印象。位于景田路惠翔苑裙楼的香梅市场,于1998年开始营业,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环境,今年5月,福田区对该市场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造。完善了消防设施、供水供电设施、排水排污设施等硬件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准入管理、价格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制度。
宽敞明亮的通道、齐全的配套设施、清晰的功能分区……昔日“脏乱差”的传统菜市场摇身一变,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历时5个月的升级改造后,市场内蔬菜、肉类、水产、水果等商品分类划行归市,摊位结构布局合理,区域标志明显,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能在这么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做生意,很安心,干劲更足!”正做着生意的郭先生告诉记者,街道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来消杀、巡视,督促商户做好摊位清洁卫生,做好防疫措施,让居民采购更为安心,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创新建立“三个委员会”
发挥街社改革倍乘效应
香梅市场的改造是莲花街道不断深化基层治理的一个小切口,也是街道不断提升居民服务,深化体制改革,健全民生工作体系的具象表现。今年中,莲花街道以全省深化街道乡镇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落实省、市区关于乡镇街道改革及社区改革的战略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创新提出“3×3×3”的基层治理新体系,即“三个委员会”“三个团队”和“三个机制”,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打通工作边界,整合街道、社区服务资源,促进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探索构建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据了解,莲花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重构街道原有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建立了“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综合执法委员会”,打破了街道原有7个办公室,3个事业单位分工,整合上级千余条下放事项为公共服务、综合执法、综合治理三条支线,由副书记指挥交办。这样扁平化的管理,确保工作落地有声取得实效。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对于莲花街道而言,事项的下放代表着更多的责任,也需要更多改革、更大赋权、更严监管。莲花街道随即探索整合驻区单位、企业、学校等资源,组建“三个团队”,强化民生项目的统筹谋划和沟通协调,探索建立符合百姓民生需求的服务清单,开展组团式民生服务,让协作更加顺畅,让服务更加贴心,让项目高效高质量落地,让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加。
此外,街道还专门组建的街道级数据专员团队,打通线上线下数据壁垒。整合起了街道98个业务管理系统,通过全街道数据信息共享,实现数据资源的实时、准确、有效,为科学决策与个性化服务提供依据。
探索社区治理智慧化
将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福田“新三十年”要有新的治理思路,体制机制的改革不应止步于线下,而应主动上线。莲花街道紧紧围绕“全周期管理”思路,逐步建立起“全过程管理”“全领域管理”“全要素管理”的“三个机制”,并以“共智社区”为抓手,探索“全域治理”路径的落脚点。
今年以来,该街道推出“S-M-A-R-T”五大智慧平台,其中包含“Service”精准服务平台、“Multielement”资源共享平台、“Administration”城区治理平台、“Rate”评价管理平台、“technological”技术开发平台,将丰富资源、创新服务、智慧管理下沉到社区,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让百姓生活更安心。
以“Service”精准服务平台为例,该街道开发了“幸福"莲"线”线上服务平台,搭建起“1+12+N”工作体系,推出1个对外形象“莲莲子”,建立12个客服团队,组建N个服务群组,打破“区-街道-社区”边界,推动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实现智慧与服务的深度融合。该项目上线仅2个月,就已组建法律咨询、旧物置换、育儿教学、相亲交友等群组80余个,覆盖居民2.1万人,举办活动500余场,获数千居民点赞。
在城区治理方面,莲花街道通过“Administration”城区治理平台在彩虹社区率先试点安装5G智能灯杆,铺开建设“物联网”远程消防预警系统,全天候监控线路异常隐患,为消防应急争取黄金时间。目前,街道已在12个社区安装3300套远程消防预警系统,在8处易涝风险点安装易涝点监控设备,雨季24小时监控水位,自动报警分拨,让城市更安全。
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谋划共治“路线图”。记者了解到,莲花街道将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探索结合5G技术创新智慧街区,加强精细治理,做实做细暖心实事,不断优化民生服务,将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晶报记者 刘宇斌 何亚南 通讯员 袁庆峰
新闻推荐
孵化“硬创”未来领军企业 第六届中国硬创大赛全国总决赛亮相高交会
深圳晚报讯(记者方壮芳通讯员郭露)硬科技,是推动产业进步、支撑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硬科技竞赛,通过搭建先进技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