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用拼搏诠释“人人出彩,技能强国”
张国的4道创新菜,致敬时代、致敬特区、致敬教育
管理学院、商外学院精英团队备战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项目
化生学院师生积极备战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
深职院学生获华为大学生ICT大赛全球总决赛网络赛道特等奖
文/图沈婷婷巫忆苏
硕果累累、双糕(高)引领、鹏城皖鲤(鹏程万里)、仁仁(人人)出彩……11月7日,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前一天,“潜藏”在深职院多年的中国烹饪大师张国,用4道寓意丰富的创新菜,致敬时代、致敬特区、致敬教育,也拉开了深职院精彩纷呈的职教周大幕。
短短一周内,大学生生涯体验、“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系列研讨会、“说专业说课程”、特色产业学院典型案例展示、师生团队进社区开展技术服务、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活动逐次开展,合作签约、领导来访、教学基地挂牌、官微四周年园游会等工作有序推进,不管是特色活动,还是日常工作,都让人感受到一所快速奔跑的年轻学校的力量。
在这些活动与工作的背后,还有一根主线。它牵起27年来深职院的光荣与梦想,它将深圳、广州、山东的技术技能人才联系在了一起,它将触角延伸到书院一隅,又激荡起师生的奋进之心,它就是“大赛”。“大赛”融入了最新的行业需求与企业岗位需求,紧密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大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与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大赛”还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助力营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如果说,“培养工匠精英”是深职院继“培养灰领人才”之后,于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的又一重大育人战略,那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赛教融合,无疑将是落实这一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抓手。技能大赛作为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成果的窗口,已经成为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
从积极备战到捷报频传
11月10日午后,深职院留仙洞校区博达书院里一片清幽。数栋宿舍楼围合成的“院子”中,一株巨大的榕树下,学生们正专注地为一场活动进行布置。
一楼的茶艺花艺活动室里鲜花盛放。修剪、扦插、造型……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周婉怡跟着老师紧张地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做最后的冲刺。在一旁悉心指导的化生学院副院长谢利娟眼中充满期待。她本人是教授、高级花艺设计师、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林业行指委委员,也是45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赛项国家选拔赛裁判、历年“礼仪插花”国赛裁判长。
同样忙碌而紧张的景象,在第一实训楼的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上演。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餐桌,白布红椅,整齐干净。一位学生耐心地将白布铺上又收下,一张张椅子调整、对齐。另一个角落里,办公桌改成了前台,背后的白板上用大大的字写着:国赛倒计时30天。白板上贴着马尔代夫旅游地图,桌面上摊开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着关于马尔代夫旅游接待的各种知识要点。
在这里参加训练的,是来自商外学院的郑晓雯。虽然不是管理学院的学生,但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她有很强的英文沟通能力,在之前的省、市选拔赛中均名列第一。她将征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的酒店接待项目。
“现在不仅有管理学院、商外学院的老师联合对她进行培养,还有校外行业专家和职业经理人进行辅导和授课,弥补学生专业和实操上的不足,力争在国赛中夺取好成绩。”管理学院副院长石强介绍。
这厢积极备战,那边捷报频传。“大赛”成为今年深职院职教周最常见的关键词。
11月9日,线上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执委会专题工作会上,深职院党委书记、校长杨欣斌向副省长李红军表态,学校将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两个赛项的参赛和实施保障工作。
11月10日,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高职组“移动应用开发”赛项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落下帷幕,电信学院参赛选手梁名星斩获大赛一等奖。
12日,2019-2020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赛项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落下帷幕。由电信学院徐磊、董月秋老师指导,姜灏、吴鸿滨两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荣获一等奖。
14日,华为ICT大赛全球颁奖盛典上宣布:人工智能学院黄新老师指导的队伍,获得云赛道全球一等奖;电信学院吴伟强老师指导的队伍,获得网络赛道全球特等奖。
如果把统计时间向前延伸,人们会发现,仅仅在今年10月份,发布在学校官网上的师生获奖新闻就有13篇。从计算机网络、轨道交通、珠宝鉴定、机械设计、网络安全、云计算、大数据、到建筑装饰、数学建模、新媒体营销,从互联网+到国际基因工程机器人(iGEM),从省赛到国赛,从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到世界技能大赛,深职院的师生获得了与辛勤耕耘相匹配的硕果与荣光。
办一所培养大师的职业院校
但是,对于各种奖项,深职人有着清晰的认识。
“我们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拿几块金牌,而是要通过大赛,推进三全育人,深化‘三教’改革,全方位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深职院副校长马晓明说。
纵观深职院27年发展史,可以发现,这是一所始终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置于学校战略核心,并以此为纲推进各项改革创新举措的学校。
办学伊始,面对深圳急需大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局面,敢为人先的深职院喊出“深圳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我们的专业就办到哪里”,致力于培养“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或“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灰领人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格局带来新的冲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屋建瓴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此背景下,已经为社会培养了13余万名优秀毕业生的深职院,又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回答这些问题前,让我们重温那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多年来,人们将这个棘手的问题抛给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杰出人才的培养,既是本科院校的责任,也是像深职院这样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担当。
杨欣斌指出,近年来,深职院立足深圳区域优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前沿,支持专业群与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强强联合,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校企通过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共同招生、共同“走出去”等“九个共同”,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双元”育人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深圳职业教育先行示范的历史机遇期,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实施工匠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推动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更新和模式变革,形成一套深职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法论体系,不仅可为实现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更是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随处可见的工匠“精英班”
全新的时代,全新的战略,全新的目标。这些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事实上,深职院一些二级学院在工匠精英培养上早已有所探索。
汽车学院崔宏巍副院长认为,职业教育着眼“人人出彩”,除了学历教育的贯通,关键还是在教育教学的质量。针对生源特点、专业基础、兴趣特长的差异探索分层分类、小班化教学,探索工匠精英培养是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汽车学院依托校企共建的特色产业学院,开展了比亚迪汽车电子工程师精英班、深圳地铁精英班分层培养,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精英。精英班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赛项一等奖。
11月9日,汽车学院“魅影”方程式赛车队作为唯一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的高职院校队伍,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著名本科院校的车队同台竞技,荣获大赛“蔚来黑马奖”和“最具影响力车队”。国际国内顶尖汽车运动赛事已成为该学院夯实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匠精英的有效载体。
化生学院副院长谢利娟介绍,去年9月,他们与福田区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合作,开设“城市管理工匠精英班”。精英班从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大二生中层层筛选出30人,由政府、学校、企业采用全新方式培养。“今年毕业,有23名学生通过考核直接入职,获得了高于本科毕业生的薪酬待遇。”
另一方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无疑是培养工匠精英最有力的举措之一。以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深职院备赛团队为例,1位参赛选手,教练团队竟有5人,有教龄超20年指导竞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充满朝气勇挑重担敢于拼搏的年轻教师。“集训队就像精英班中的精英班,从这里脱颖而出的,必将是未来的工匠精英、行业大师。”
而通过将技能比赛的成果进行转化,可将行业最前沿的标准、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育人水平,惠及所有学生。“未来我们希望筹备建设世界技能大赛成果研发中心,进行大赛成果研究开发,使承办大赛取得的成果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并成为教学工作的风向标。”谢利娟说。
本该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拿手戏的酒店接待比赛,却被商外学院的学生拔了头筹,这给管理学院的领导们带来了新的启发。“我们计划和商外学院联合开一个工匠精英班,打破学院、专业间的壁垒,创设跨专业教学组织,联合培养全方位、高层次人才。”管理学院副院长石强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优质企业联合培养工匠精英已成大势所趋。这些年,管理学院和百丽鞋业、洲际酒店、招商局港口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精英店长、酒店管理英才和港航精英等,效果显著。“我们也非常重视世界技能大赛等国内外高端比赛,这让我们更好地与世界标准对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世界接轨,提升学生的国际理解,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倡议。”
竞赛成绩的独占鳌头绝非偶然,背后支撑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持之以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在职教周赢得“盆满钵满”、拥有两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的电信学院,对于工匠精英的培养,更有深入的探究。
该学院副院长王隆杰介绍,电信学院参与的比赛和认证考试相对较多。“每年比较重要的比赛有10个左右,赛项有官方组织也有行业组织的,各赛项对应不同的专业。”王隆杰认为,行业比赛更开放和贴近实际,官方比赛则更加规范,更重标准,两者都有利于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培养。“老师们会结合比赛的情况,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知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对于参加大赛或认证考试的学生,我们会以课外分层培养、技术性社团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培养。”
跑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赛”道
事实上,已经运作了几年的电子精英班,设立初衷就是为了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王隆杰说,这是一个由学生自愿报名,经过选拔后重新组建的行政班。学院专门为这个班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量身定做的课程。
学校层面,更为宏大的计划已经形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匠精英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初稿)》已酝酿多时并逐渐成形。
遴选工匠精英试点专业,制定工匠精英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构建工匠精英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开发工匠精英专题教育特色课程,实施工匠精英培养平台建设工程,实施世界技能大赛品牌工程,实施“工匠之师”计划,推进工匠精神文化引领……从试点到体系建立,从课程构建到评价改革,从中高衔接到中高本携手贯通式培养,从校企利益共同到价值统合,这必将是举全校之力推进的重大育人工程。其最终目的,是构建一个培育大师的高质量教育生态。而这,也恰恰是深职院的使命所在。
去年11月26日,教育部“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深职院举办。一位参观者感慨道:“(深职院所做的)已不是我们明天要做的,而是后天要做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一年过去了,经过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经过了疫情后的重启,经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提振,经过了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的引领,一路奔跑的深职院,正在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重新出发,跑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27年来,学校与深圳特区共成长,是特区40年蝶变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职院将落实好‘双高’建设任务,聚焦工匠精英培养,努力做国家类型教育的探索者,努力做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为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贡献深职智慧、深职力量和深职模式。”深职院党委书记、校长杨欣斌总结道。
新闻推荐
课间10分钟“玩”出智慧 上沙小学推进课间“静文化”成效显著
学生在课间“静文化”书柜前阅读。上沙小学学生在课间玩翻花绳游戏,既动手又动脑。学生们课间自由选择玩“静文化”学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