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孙波
3月1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2021年工作计划,包括全年将新开工1500万平方米住房,建设筹集租赁住房10万套等。
与年初以来深圳不断推出的楼市调控政策相比,这次政策信息更多是着眼于长远的供给信息,是偏暖的,对于稳定需求、稳定市场情绪具有积极作用。
那么,偏冷的信息有哪些?1月21日至23日,深圳针对房地产市场连出三道新规,立场坚定,旗帜鲜明;2月8日,市住建局发布《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在组合政策作用下,深圳楼市平静地降温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更是一种趋势。
首先,深圳以更高远站位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定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房地产市场利益关联涉及面广,政府、开发商、购房者都在其中,所以政府层面的任何迟疑,都会导致市场层面的冲动失控。深圳承担着“双区一试点”的国家使命,要实现新一轮发展与跨越,必须以最优营商环境凝聚最优发展资源,所以深圳必须以更高站位清醒地计算眼前利益与未来发展的大账,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力度主动作为,调控楼市。
其次,今年以来深圳不断出台的系列举措有极强的针对性,可以说功夫下在了点子上,效果正在显现。从深圳楼市的发展轨迹来看,每个调控期都会对应一个反弹期,正是这种周期性律动减弱了调控效力。而今年相关部门已经做了充分部署,以最强力度确保新规的政策效力,做到有违必究,露头就打。只有这样,才能确立政策权威,巩固调控成果,把市场规范到预期的轨道。
最后,相关部门正在密切关注市场走向,调控工具箱有充分的工具储备。市住建局发布的2021年工作计划中,除了着力稳控住房价格、加大住房供应等措施,还包括加快完善“1+3+N”住房政策体系、推进“全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公积金特区立法等。
决心坚定,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工具充足,这些都在推动深圳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轨道。
新闻推荐
“新·深圳·人—工行驿站”志愿服务月活动全面开展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行深圳市分行一直在路上
万物复苏春光好,学习雷锋正当时。今年迎来了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同时也是第22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日。为进一步弘扬新时代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