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深圳 > 正文

深圳不断优化人才管理和服务体系,以开放的姿态聚天下英才 600万人才成城市“第一资源”

来源:深圳商报 2021-03-24 22:14   http://www.kcqsx.com/


中国首条10千伏三相同轴高温交流超导电缆型式试验在深圳成功。图为专家在做超导电缆安装调试(1月8日摄)。新华社发

深圳商报记者 袁静娴

“深圳最有竞争力的地方是……”“深圳的人才。”2020年9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做客央视节目《相对论》时,快速给出了答案。

“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家喻户晓的一句话。王伟中说,40年来,深圳正是因为一批又一批来自国际国内、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不断汇聚,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才迅速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创新型国际化的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

因人才而兴的深圳,也始终把人才当作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目前,深圳已有人才总量超过600万,其中高层次人才近1.8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5万人。

科研平台成为人才“磁石”

在鹏城实验室,超级计算机指示灯不停闪烁,每一秒的闪烁都意味着百亿亿次计算,这是“鹏城云脑Ⅱ”工作的场景。鹏城实验室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实施“双聘制”“市场化激励”等用人模式,激活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三年来,实验室聚集了26位院士,全职、双聘等各类人才1800余人,布局开展了2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

鹏城实验室是深圳坚持以重大科研平台聚才的一个缩影。从2018年起,深圳每年安排不少于30%的财政科技经费专项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一流人才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搭建更好的平台。

曾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的刘科教授谈到深圳时表示,“在哪里可以干事业,比在哪里生活更重要。”他现在是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目前,深圳已建成11家诺奖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被纳入国家重大科研机构建设体系,获批建设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全市创新载体达到2693家,其中国家级129家。

“四梁八柱”筑起人才高地

《人才安居办法》《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试行)》《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近年来,深圳各项政策相继出台,搭建起顶层法规文件、综合政策措施、配套实施办法、具体操作规程等位阶高低有序、效力统一协调的四个层次政策法规体系,构筑起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

在去年12月4日举行的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提到深圳引进人才不能迷信“帽子”,只盯着院士、诺奖得主,也要着重引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时,王伟中表示了赞同。他说,要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环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突出靶向引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他还说,凡是财政投资的科研设备,都必须开放共享,科研人员们排班用,机器设备不要停,用坏了可以再买,放坏了浪费不起。科研人员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但政府部门也要给他们提供好的服务,让广大人才心无旁骛搞研究。

深圳不只欢迎高端人才,也关注各个梯队、各个层次的劳动力,兼顾结构性的需求。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科普条例》)特别提到,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等科普人才职称制度,凡在本市专职兼职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符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的,可以申请获得相应的科普专业技术资格。

“《科普条例》把科普人的爱好变成了事业。”专注科普35年的深圳大学教授刘建向记者直言:“此生要做科普人。”

利好不断吸引人才集聚

早前,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显示,深圳人才净流入占比逐渐上升,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4%、0.2%,主因深圳活力强、人才政策吸引力大。

对于为何来深圳,不同领域的人才有不同的理解。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屹说:“因为这里市场经济活跃,市场化程度高。”在深圳,光峰科技开发出全球第一项产业化的激光显示技术,并成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也是科创板广东第一股、激光显示行业第一股。

“深圳是研究不同语言融合发展的绝佳之地。”荷兰皇室高级研究院成员Jeroen曾创建了莱顿大学语言学学术研究型硕士班,2018年他来到深圳大学成为语言学特聘教授,拟创建语言学博士班,为深圳高校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近几年,深圳不断优化人才管理和服务体系,包括:重构人才分类评价激励体系,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吸引和认定政策,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税补贴正式落地;推进外籍人才签证便利化,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成功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高水平举办“人才日”系列活动等。

从2015年底至2021年1月,深圳全职院士从12名增加到54名、高层次人才总数近1.8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15万人,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在这里,只要你迈开脚步,科学、数学、技术、艺术、美食、美景……没有你到不了的地方。”1月4日,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深圳重磅推出时长近6分钟的人才宣传片《深圳脚步》,向全球发出招贤令。备受关注的深圳新一轮人才政策有望近期出台实施,深圳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人才。

新闻推荐

“深圳旋律” 徜徉国际舞台 “欢乐春节 云端交响音乐招待会”线上热播

“2021欢乐春节——云端交响音乐招待会”线上举办。(记者杜翔翔通讯员常希)记者昨日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2021...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深圳不断优化人才管理和服务体系,以开放的姿态聚天下英才 600万人才成城市“第一资源”)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