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举办首届“山海连城·自然深圳”生活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记者 苑伟斌/文李博/图)3月21日,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的“2021世界森林日主题宣传活动暨首届"山海连城·自然深圳"生活节”在深圳莲花山公园风筝广场正式开幕。
本次活动以自然生态、文化艺术、城市生活为核心,将自然教育、生态环保、文化艺术深植公共空间,进一步探讨人、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同时,倡导“万物共鸣”的自然状态,呼吁更多人一起出发,一起探索,寻找生活中自然的本质。
仪式上,张梁、胡野秋、童俏、周智琛、徐静茹、田穗兴、陆建新、张学虎、吴庆捷、王晓云10名热心自然资源保护的市民被正式聘为“深圳自然大使”,曾志燎、宫凤岐、王洲等20名来自深圳自然资源守护一线的工作者被授予“深圳最美自然守护者”荣誉称号。
同时,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发布了深圳森林资源形象宣传片《深林其境 山水圳美》,小学生代表宣读了“关爱自然,热爱深圳”倡议书,近50家“山海连城自然教育联盟”单位在现场布置了野生动物标本展、地质地貌展、深圳自然笔记展、“手护森林”手作步道展、红树林科普展、森林消防装备展、海洋科普展、“山海连城·深爱自然”主题摄影展等专题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展。
此外,主办方还特意组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活市集”,儿童科普剧场、儿童科普讲堂、小舞台剧、深圳山海连城自然教育联盟各成员单位公益短片展映。
资料显示,在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自然资源一体保护、系统治理,深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自然与城市相互交融的风貌特色。经过不断发展,深圳的森林覆盖率近40%,筑牢了生态保护底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森系生活成为深圳人民的日常映照。
在深圳,自然教育工作起步早、基础好。深圳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公园大力开展自然教育,一批专注自然教育的基金会、协会等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和从业机构也迅速成长起来,激发了公众体验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热情。
2014年,中国第一个自然学校在华侨城湿地公园诞生;2015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期间,首次由政府主导创建了13个自然教育中心;2020年11月,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倡议,红树林基金会、深圳市铭基金公益基金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深圳市林学会(筹)等30多家单位加入了首批“深圳山海连城自然教育联盟”。
新闻推荐
分众传媒创始人做客中信读书会分享28年从业经历 江南春:人心红利是今年最大机遇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记者王昉)在经历了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之后,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倾向也在悄然酝酿着剧变。一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