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眼查发布《新发展十年—中国城市投资环境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梳理2011-2020年十年期间,28个新兴行业和36个重点城市的企业增长和投资等相关公开数据,分析十年间资本流向与城市投资环境的变化。梳理报告发现,十年间深圳的企业数量增长超过3倍,尤其在人工智能及硬件行业表现突出。对重点城市的投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深圳的投资活跃度居首位,展现出了良好的投资与营商环境。
创业密度
深圳每约4人就拥有一家商事主体去年企业新增注册呈“形”走势
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当之无愧的创新主体,深圳速度在商事主体的增长变化中得以体现。
天眼查大数据显示,1980年,深圳的年度新增商事主体只有65家,然而,这个数字在2020年达到522427家。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商事主体达到了3585897户,同比增长9.4%。
根据《深圳统计年鉴2020》,深圳市2019年末常住人口1343.88万人。按照这个数据进行测算,深圳每约4人就拥有一家商事主体,创业密度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居前,是名副其实的“创业之都”、“企业家之城”。
根据《报告》统计显示,2011-2020年期间,深圳企业数量平均涨幅为302%,超越了36个重点城市的平均水平(259%)。
而即便是在形势特殊的2020年,深圳的企业新增注册增长趋势也呈现出“V形”走势。天眼查数据显示,去年2月份新增注册数量最少,从3月开始,增长率达到108%,为全年最高。此后月度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0%左右。
资本活力
投资活跃度排名深圳居首成为资本最青睐的流向地
《报告》通过分析36个重点城市的投资数据发现,深圳、上海、北京位列城市投资活跃度排行榜的前三,南京位列第四。另外,广州和杭州紧随其后,同样表现出强劲的资本活力。
分析指出,城市的投资环境与当地的经济实力、市场规模、人才资源、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天眼查数据显示,36个城市企业产生的对外投资和获得投资的数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资本的流出地往往也会成为资本青睐的流向地。
因此,企业在投资往来过程中,除对本地企业投资外,更倾向于选择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或是与其邻近的城市进行投资往来。而与其有密切投资往来的邻近城市大部分都位于其所在的城市群内。在一城市群中,城市企业之间联系紧密,产业分工与合作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研究指出,中国已呈现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城市群正成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报告》显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与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为例,城市群内投资集聚效应明显。天眼查数据显示,十年来,五大城市群企业均有60%以上的投资流向其所在城市群,也均有50%以上的投资来自其所在城市群。
行业分布
人工智能和硬件企业数量居首10年间年均增长超6000家企业
《报告》对36个重点城市的行业分布与增长趋势进行了分析。
从行业占比趋势来看,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消费生活相关企业数量占比近三成,独占鳌头。宏观“稳”微观“活”,在经济稳增长的背景之下,国内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庞大的企业用户成了中国企业服务市场高速发展的“基石”,十年来,中国企业服务相关企业数量占比涨幅高达2.97%,提升幅度最大。
从行业增长趋势看,数据显示,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2011-2020年十年期间,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制造行业的企业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超30%。其中,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76%。
在上述新兴领域中,深圳表现突出。《报告》数据显示,2011-2020年期间,深圳在人工智能和硬件行业的企业数量位居36个重点城市之首。
以人工智能为例,近年来深圳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大批投资者青睐。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从2011年的2000家上涨至2020年的6.7万余家,年均增长超6000家,涌现出了一批行业顶尖企业。
分析指出,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产业支撑是基础和根本,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是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产业为导向,城市才能具备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采写:南都记者程昆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税收发展 共谱税费征纳新篇 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自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提高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