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渡社区公园罗马柱公厕文锦渡社区公园罗马柱公厕,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的另一款经典造型,结合古罗马欧式建筑风格和现代工艺审美,让古今元素跨时空碰撞。厕内触手可及的洁具设施、充裕的回转空间,充分考虑轮椅使用者需求,生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莲花山公园山顶公厕莲花山公园山顶公厕位于福田中心中轴线。外观设计秉承“环境低冲击”的理念,沿广场一侧设置屏风,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进行像素处理,与展厅共同组成了人文气息浓厚的山顶建筑群,为登山群众提供方便舒适的观展、休憩及如厕场所。
桥头公园公厕“阳光下的幸福”,桥头公园公厕半开放的外观现代时尚、简洁大气,洗手区白色造型构架和雨棚错落有致,阳光穿透更显优美灵动。厕内集冷气、新风、除臭、杀菌“四位一体”的正压送风系统,满足公园大流量人群的使用需求,给予如厕人员前所未有的舒适性,充分凸显公厕的品质感和价值感。
科技公园公厕科技公园公厕位于软件科技园,周边是深圳科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群。橙色的圆形屋顶舒展又生机勃勃,屋顶界定的灰空间,让市民可以驻足休憩、观景。玻璃砖墙体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光,使建筑自然地嵌入周边环境,散发出理性气息和生命张力。
较场尾恋人之翼公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恋人之翼公厕位于大鹏新区较场尾河堤,以大鹏鸟为原型,一对美翅随时间、角度、气候变化呈现不同炫彩。三面全景雾化玻璃与海天美景融为一体。透明时,绝美碧海蓝天尽收眼底;雾化后,独享清新宁静天地。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高灵灵) 3月30日,2021年“深圳十大网红公厕”评选授牌仪式暨“厕所革命”深圳标准主题座谈会在深圳市城管智慧中心召开。会上,各界代表一同就深圳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及取得的成效进行讨论,并展望深圳“厕所革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深圳市文明办二级调研员李国良,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邝龙桂为获得“深圳十大网红公厕”的单位授牌。
据了解,2021年“深圳十大网红公厕”评选活动由深圳市文明办、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晚报社共同发起。经过前期的征集、评选,上步绿廊城市驿站公厕等10座公厕在网络投票环节脱颖而出,荣获“2021年度深圳十大网红公厕”称号。
在一座座“网红公厕”的背后,深圳都做了哪些努力?
2018年开始,深圳大力开展“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全力提升公厕环境品质。三年多来,深圳共新建公厕356座,改造提升公厕2405座。同时,优化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大量配建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照顾老人、小孩、孕妇等群体的如厕、哺乳需求,让如厕变得方便、温馨、舒适。
除了新建大型公厕,深圳同时借鉴欧洲街头小型公厕自主研发小型公共洗手间,目前97座小型公共洗手间已“见缝插针”落地深圳街头,既美观雅致又功能完善,成为深圳城市建筑小品、景观精品,甚至成了“网红打卡点”,极大地提升了深圳的城市文明形象。
公厕建设得再好,管理跟不上,环境品质也难以延续。为此,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标日本等先进国家,编制了一系列设计、建设、改造的标准规范,建立了“1+6”公厕建设管理标准体系,统一标准,为各区各行业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提供了科学指引。
同时,为提升公厕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圳在全国率先将16类行业公厕全量纳入、统一标准、统筹管理,每月单独对全市74个街道、10个区(新区)、16个行业公厕保洁管理、硬件维护等公厕管理情况进行评分、排名并向社会发布,持续倒逼各公厕管理单位提升公厕管理水平,对公厕环境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让公厕的环境卫生更有保障,深圳还全面实行公厕专人专业管理,出台了《深圳市公共厕所清洁作业指引》,明确要求,5厕位及以下的公厕配备一名专职保洁员,6厕位及以上的公厕,配备男女各一名保洁员,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实行“一客一洁”制度,即使用一次保洁一次,不断提升市民的如厕体验。
从“脏乱差”到“净齐优”,深圳“厕所革命”卓见成效。2018年,深圳荣获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第一名,公共厕所开放数量与市民如厕需求平衡度全国最高。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深圳将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不断提升公厕公共服务水平,用“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新闻推荐
(记者曾智辉通讯员向佳佳)“把实事办好,提升群众获得感”。近日,光明警方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