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民办学校数量较大,其党建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在教育质量、师资、硬件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有一定差距,如何突破民办学校办学发展的瓶颈,加速学校转型升级?经过1年多的努力,龙华区委教育工委向民办学校派驻的第一书记,有效推动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
第一书记们在“1+1+N”帮扶体系的基础上纷纷发力,博文学校召集曾在该校任教的全区十余家公办单位的骨干教师,建立“1+1”导师团,打造转型发展的智囊团,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新园学校开展了“一院三校党建促教研”探索,利用周边优质资源,通过龙华区教科院党支部、鹭湖外国语小学党支部、观澜第二中学党总支共建联系,形成扎实有效的帮扶联动。锦明学校打造“3+N”帮扶智囊体系,“3”是指第一书记派出学校——丹堤实验学校、结对帮扶学校——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责任督学所在学校——观澜中心学校,“N”是指区教科院、区高层次人才、区名师等,现已邀请31名专家到校指导,设立正高、特级、名师等9个专家工作室,建立常规教研、教师培训和质量提升的持续帮扶机制。
据了解,2018年底至今,该教育工委已累计向12所民办学校派驻12名第一书记和1名副书记。“第一书记”以个人自荐或组织推荐的方式进入候选,经过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严格把关,均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员教师或管理干部,能够助力民办学校转型升级。并把派驻第一书记作为锻炼和提拔教育系统干部的重要途径,激励第一书记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岗前培训、岗中管理、定期召开汇报会等方式,掌握第一书记工作实效,推动第一书记在落实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持续优化考核评价,将日常评价与年度考核相结合,除考核第一书记外,还同步对派驻民办学校及派出公办学校的党组织书记进行考核,推动形成三方合力,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打造民办学校党建的“龙华范式”。
(王志钰陈静赵晓艳)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杨奕通讯员吴佳)3月22日下午,一位老人独自来到龙华公安分局出入境办证大厅,进入大厅后一直面露难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