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聿玲在给学生们上思政课。
费聿玲(左四)与首届家长见面会的家长合影。
从事教育29年以来,龙华第三小学(以下简称“龙华三小”)校长费聿玲始终以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和对少年儿童的无限关爱,以对校长的无比敬畏和事业的孜孜以求,一直保持坚定的理想追求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上取得了出色成绩,刷新了个人一项又一项纪录。
实现人生价值 提升师生成就感
费聿玲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2000年6月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对我在教育道路上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费聿玲介绍,“第一个关键词是先锋模范,作为党员要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以也促使我成为了当时学校第一位名师,从中体验到了教学育人的幸福感;第二个关键词是责任和担当,作为共产党员要敢于攻坚克难,所以当组织有需要的时候,也能克服重重困难,只身到黑河去艰苦创业,并且筹建了黑河小学,期间升华了我的职业理想;第三个关键词是初心和使命,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为师生的成长服务,自觉地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这也可以说是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1991年7月,20岁的费聿玲毕业于黑河师范学校,被分配到嫩江县第一小学当语文教师。28岁那年,备受师生、家长尊重的费聿玲被评为嫩江县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名师。此后,她直接被提拔为副校长,负责学校德育工作。36岁那年,就在她把学校办得风生水起时,又接到新任务——筹建黑河小学。费聿玲用十年的实践探索,引领学校一举斩获“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生态道德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费聿玲表示,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她就希望所在的学校是自己喜欢、师生向往、家长满意的学校,希望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是幸福快乐的。这般美好的愿景一直是费聿玲的工作目标和动力。为此,她逐渐突破自我,用实际行动搭建适应师生、适应学校发展的桥梁,不断地提升师生成就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坚守小学教育初心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龙华区教育局面向全社会公开选聘校长的信息。顿时,她就做出了决定,前往深圳面试,坚守小学教育初心。
费聿玲说:“2019年6月3日,我报到后,龙华区教育局的领导一番苦心,让我留在教育督导室工作。这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帮助我更快地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团队。”
费聿玲一如既往地勤恳善学,把有关龙华教育的资料找全,深学细悟、把握精髓。“来了后,我就想全身心投入。”费聿玲清晰地记得,2019年6月24日,她接到最新工作安排——筹建龙华三小。
“为了推进工程的进度,加班加点,工地就是办公的第一现场。同时还要做招生注册、队伍组建、设备购置等前期一系列的繁琐工作。但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还是按时开了学,也向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费聿玲介绍。因为是一个新建校,也有心理准备,面对困难的时候,筹备组的成员有3位是共产党员,大家发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作风,认真地把所有筹备工作系统梳理好,按时完成任务。
龙华三小的校园建筑物由新型轻质钢和玻璃构成,极具视觉冲击力,富有时代特征。它是全国首家纯5G环境的新型智能学校,实现“零”网线,以5G技术重构学校空间。
此外,该校也是中国教科院龙华未来学校协同创新中心首个基地校,中国未来学校研究在龙华内化、深化、实体化。
费聿玲说:“这一路走来,不忘初心。首先是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尤其是对小学教育的追求和探索,这也是我始终能够扎根在学校教育平台的初心。另外一点始终不变的就是心态,教育成全了我,感恩能够成为龙华教育的一员,我十分珍惜,我将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对于不远的将来,费聿玲相信,在“适宜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未来学校”为建设目标,龙华三小也将成为适宜师生成长的学习园。
龙华新闻记者 张瑜 文/图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 技术导航 创新服务新体验 龙华妇幼将门诊具体位置“搬”进手机,看病就医不会再“迷路”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黄晓华通讯员罗安斐吴庆军)看不懂医院分布图?看诊找科室老迷路?不怕!院内导航帮你解决。记者昨日获悉,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