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理团队部分成员。
▲团队为一例COPD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床边护理查房。
“提一盏灯、守护生命。”5月9日,深圳市举办2021年庆祝国际护士节暨深圳市十佳护理团队现场交流活动,表彰2020年度深圳市“十佳”护理团队。龙华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理团队名列其中,到现场接受表彰。
她们是可爱的、
有温度的“提灯人”
“呼吸”,一个小小动作所牵连身体各个器官的巧妙分工:一呼一吸间,是生命的延续;一分一秒外,是呼吸科与患者“同呼吸、共命运”的仁术仁心。龙华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有一支由22名女性组成的女子护理天团,她们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多次拉回命悬一线患者的“女汉子”,也是悉心照顾、护理病人的“可爱姑娘”。
说起呼吸内科,很多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吸痰、拍痰”。这项听起来略感恶心的工作,于她们已是习以为常。有时为病人拍痰、吸痰,患者的新痰老痰喷在手上、衣服上是常事,“但我们已经很淡定了,手里的活不能停,反而会继续鼓励病人:"再加把劲,痰很快就出来了!"”该院呼吸内科护理负责人魏艾说,穿了这身衣服,就要干得了这份活。
不止于为病人拍痰、翻身擦身、输液等,随着呼吸内科发展迅速,收治的疑难杂症病例也越来越多,这支护理团队始终奋战在拯救生命的最前沿,能与各种紧急突发情况打交道,是科室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室曾经收治了一位罕见的杜氏病人,因咯血病因不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刷检后出现大出血,出血量直奔3500毫升。这意味着,人身体中3/4的血量没了。“快!输血!”别人输血是一包包的,这个病人输血是一排排的。护理团队不停奔跑于血库取血、输血,在这场与死神奔跑的抢救当中,大家奋战了十几个小时。走出内镜室时,护士们脚都站不稳了,“但有了这些经历,以后再硬的骨头,我们也啃得下来。”
她们也是
极具科研创造力的天使
护理工作,绝非平日里露笑脸、干好一般的护理工作就可。龙华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也是一支思维创新、善在临床实践中创新创造、极具科研创造力的团队。
如上文所述,在呼吸内科,相当一部分入住病人需插气管,这样一来,护士可少不了和“痰”打交道。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魏艾发现,拔管时很多痰液黏附在管道中。万一病人气道不通畅、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极可能导致病人缺氧引发危险。有没有办法降低管道的吸附率、减少病人痛苦?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魏艾带着团队反复研究、操作,设计了一款具有润滑保湿功能的气管插管,既能降低管体内的痰液堵塞率,又能减少插管插入人体过程中的阻力,提高救护效率,有效降低患者窒息风险和二次插管率,帮助患者节省医疗费用。
“我们医院、科室重视思维创新,治病救人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服务。”魏艾讲到,通过某一项科研或改良临床上一个产品,能让患者解决问题又能少花钱,是医护乐见的,“当我们把护理工作和科研紧密结合时,也能大有可为。”
据悉,该团队成功申请的实用专利2项,还有4项在审理中;多个课题还斩获全国、省、市各级大奖。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廖静文/文 记者 陈建华/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吴春华通讯员曾柳江)近日,观澜街道在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中心组织召开工业园区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会。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