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广东金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弢
南都讯 5月18日上午,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文件。会上,不少代表围绕“两院”报告和深圳法治建设等话题作了发言,并对两院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其中,优化营商环境、践行司法为民等方面的内容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在发言中多有涉及。而南都记者梳理“两院”报告发现,相应的内容均被作为重点在报告中有所体现。
南都记者了解到,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中,不乏广大一线司法工作的从业者,而从他们的视角观察深圳的法治建设,见微知著、更加直观。会议间歇,不少代表与南都记者分享了他们对“两院”工作报告的看法,并提出务实建议。
◎市人大代表、广东金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弢:
持续发挥审判检察优势,擦亮深圳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过去六年里,深圳市法院和检察院在科技创新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亮点很多。”市人大代表、广东金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弢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谈及他对“两院”工作报告的看法,并为两院近年来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点赞。
他举例说,深圳中院审理的福昌电子破产预重整案,擦亮了深圳审判工作的高水平品牌;而市检察院办理的全国首宗侵犯5G商业秘密案等新型犯罪案件,以及逐年大幅度降低的审前羁押率,同样擦亮了深圳检察工作高水平品牌。
根据“两院”报告中提及的相关数据,2015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深圳法院审理的案件入选全国法院典型案例。而张弢提及的审前羁押率情况,也从2015年的91.32%降低至2020年62.05%。
张弢表示,他作为律师时常在全国各地出差办案,对各地的审判检察工作有切身感受,而深圳的司法水平和司法领域的科技创新让他印象深刻。
张弢举例说,针对庭审实时法庭记录工作,在以前,一个复杂案件庭后需要校对笔录和签名,通常需要20-30分钟,十分繁琐。而现在,深圳的法院使用实时记录和电子签名技术,两三分钟就做完了这项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法院和检察院是深圳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维护者、服务者、推动者。”张弢说,高水平的司法工作,正不断擦亮深圳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谈及对未来两院工作的期待和建议,张弢表示,希望两院继续以审判和检察工作质量为生命线,打造新时代深圳司法质量的基础之上,广泛推广在线系统、用好智慧司法等技术路径,稳步提高审判和检察工作效率。
◎市人大代表、广东宝城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书记曾常青:
建议加强检察机关在企业合规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听完工作报告,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司法工作是非常有温度的。”市人大代表、广东宝城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书记曾常青在18日进行的分组审议间歇,与南都记者分享了他对“两院”工作报告的体会。
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在“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方面,深圳检察机关突出维护老百姓“头顶上”的安全,严格执行刑法修正案,依法惩治高空抛物犯罪,开展高空坠物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等。突出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起诉2718人,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和疫苗安全专项监督。
“冰冷的案件背后,体现的是司法的温度。”曾常青说,关注民生权益保障、促进家庭和谐、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在法院工作报告中也有相应体现。
此次参加两会,曾常青提交了一份“率先在智能制造企业推行企业合规管理”的建议。他介绍,企业合规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要求。一旦企业及其员工产生不合规行为,极易引发法律责任,受到相关处罚,甚至犯罪,造成经济或声誉损失以及其他负面影响。
曾常青指出,强化企业合规管理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得以行稳致远的“安全阀”和“压舱石”。推行企业合规管理制度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带来积极作用。
而根据社会调查和行业调研发现,曾常青表示,一些企业对合规建设的积极性还不高,主要表现为动力不足、不想合规,成本增加、不愿合规,盲目自信、不屑合规,能力有限、不会合规等情况。
因此,他建议检察机关能在企业合规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帮助企业合规建设。曾常青表示,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检察职能贯穿诉讼全过程。可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多方面助推企业实现合规,比如合规激励,对积极整改、弥补损失、减少违规风险、降低再犯罪几率的涉案企业,通过企业合规法律监督,给予实体从轻、减轻或减免刑罚的奖励,使涉案企业早日挣脱刑事追诉而转入正常的生产经营。
◎市人大代表王海龙:
建议检、法重点关注电信网络诈骗,守好市民的“钱袋子”
做通讯专业出身的市人大代表王海龙虽然不是司法从业者,但因为“反诈达人”的身份标签,他也经常与司法机关产生交集。
此前,王海龙作为牵头人三次组织人大代表前往市刑侦反诈中心调研,并成立了由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公检法、银行、运营商等组成的“反诈骗工作促进微信群”,与公检法、三大运营商等单位的负责人研讨如何全方位打击电信诈骗。
“在打击电信诈骗工作中,深圳检察院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带头作用。”王海龙说,“通过多方努力,‘个人通过网上银行向非同名账户转账资金24小时后到账’的做法得以落实;在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的配合下,若投诉超过3次,来电将提示‘骚扰’、‘高频呼叫’等特殊标识的做法也得以落地,这些具体的措施也大大降低了市民被骗的概率。”
而在今年的“两院”工作报告中,王海龙发现,反电信诈骗和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多次被提及,他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两院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从国家到地方,反电诈的力度都在加强。”王海龙说,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就是在维护老百姓“钱袋子”的安全。电诈的潜在受害者可能是每一位市民,而且一旦被骗,往往损失惨重,且损失难以追回,因电诈而导致的家庭悲剧也时有发生。
因此,王海龙建议,两院应该持续关注这一新兴领域的犯罪,快捕、快诉、准确使用刑罚,打击震慑犯罪分子。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谢丽雯)昨日,市文明办公布数据显示,4月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指数为88.82分,比上月减少0.72分,比上年同期增加2.4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