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深圳 > 正文

十年新增714万人背后的 深圳人口新红利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5-21 08:34   http://www.kcqsx.com/


近日,《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相继发布,翻开两份公报,记者梳理发现,深圳有着多个“最”:

广东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广东最“青春”的城市;广东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最多的城市……

城市经济发展的密码,人口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深圳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约714万人,增速高达68.47%。深圳经济总量也从9511亿元增长至2.77万亿元。人口、经济双双实现高增长,诠释了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强大吸引力和经济发展的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张秀娟

十年常住人口增长相当于一个中等欧洲国家

十年增长714万人是一个怎样的概念?相当于一个中等欧洲国家总人口规模,如保加利亚等。

人口集聚效应显著,离不开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和有吸引力的人口政策。

2016年8月,深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口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等文件,提出将纯学历型人才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及以上,对人才入户量不设指标数量上限;新增居住社保入户渠道,将长期在深工作和居住的存量非户籍人口有序转化为户籍人口。

同一年,深圳将全日制本科生、硕士、博士的租房相关补贴从6000元、9000元、12000元分别提高至15000元、25000元、30000元。2017年落户门槛放宽至35岁以下专科学历人才,对新引进的两院院士和杰出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60万元的奖励。

“降户籍门槛+发放补贴”的举措,让深圳人口迅猛增长,从2016年到2020年,深圳每年新增的常住人口数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均名列前茅。

人口不仅多,而且结构日益优化。从人口受教育情况来看,2020年深圳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生(大专及以上)人数已达28849人,占比为全省最高,是全省平均水平的约1.84倍。

人口大量涌入,分别都去了哪些区域?从11区人口分布情况来看,人口超过200万人的区分别是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与2010年相比,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区依次为:龙岗区、宝安区、龙华区、南山区和光明区,分别增加2094616人、1837637人、1149412人、707481人和614382人。

谈及这些区域人口增长的原因,深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的人才引进政策,拉动了家庭人口及相关服务人口的流入;二是10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公路、轨道交通的快速拓展和外延,交通更为便捷,缩短了城区间的空间距离,逐步实现区域一体化;三是深圳户籍人口在市内跨区迁移、离开原户口登记地的数量大幅增加。

“人口是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如果深圳未来能继续维持经济增长的良好趋势,还将进一步吸引人口。”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王军说。

最“青春”的城市迎来人口新红利

人口红利是深圳经济强劲发展的动力之一。单从此次人口普查的年龄分布上看,深圳人口红利继续保持。

深圳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65.34万人,占15.11%;15—59岁人口为1396.60万人,占79.53%;60岁及以上人口为94.07万人,占5.3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52万人,占3.22%。与2010年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5.1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3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39个百分点,呈“两头增加、中间减少”的态势。

深圳15—59岁的人口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比全国高16.18个百分点,比广东省高10.73个百分点,表明深圳人口依然“年轻”,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

此外,按照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以上即达到老龄社会的国际标准,深圳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面对全国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深圳强调人口与产业、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重视人口对经济的发展作用。在不久前召开的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上,大会报告就提出要“促进人口中长期均衡发展。制定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人口与产业、城市协调发展。充分释放人口新红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优化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人口新红利”被着重提出。

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梅认为,随着深圳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专家们正在研究深圳的“人口新红利”。

破解公共资源供给难题与大湾区城市共建共享

人口数据披露后,将直接影响深圳人均GDP、人均社消、基本公共服务人均财政投入等众多重要人均指标。相关部门将按照更为符合实际的深圳常住人口数据,来测算深圳的公共服务资源需求,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十四五”甚至更长时间内,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关注焦点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深圳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9.1万个、增长近30%,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从4%提高到51.6%,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消除大班额,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新增病床位2.5万张,三甲医院从10家增加到22家,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83.5岁。“4+2+2+2”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设筹集公共住房44万套,超额完成40万套的目标任务。

但是,仍应看到,深圳学位存在供需矛盾,教育质量均衡化发展亦是焦点;总体医疗水平距离国内一流仍有差距,存在基层卫生健康资源配置依然不足等问题。

“有效解决义务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保障,是深圳"十四五"期间和未来需要着力破解的问题。”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钟若愚表示。

应对人口问题,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人口预测预报工作机制,深化人口大数据分析,建立人口与各领域数据实时共享机制,准确分析、预测人口走向,健全人口动态监测和评估体系,提高人口管理精细化水平。此外,政府部门应按照更符合实际的常住人口数据,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全市统筹力度,实现深圳人口“稳规模、优结构”的目标。

钟若愚建议,破解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约束难题,还要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机制,与周边城市共建共享,形成功能互补的分工格局,促进大湾区内交通全面对接和发展要素高效便捷流动,配套完善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区域一体化制度,适度引导公共服务资源需求向周边城市疏解。

“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大都市的人口集中度都很高,关键要看城市发展配套措施与条件是否完备,比如当城市的交通四通八达、公共服务配套跟得上时,人口压力其实也会缓解。”业内人口专家表示。

新闻推荐

“白蛇传”美出圈 “水漫金山”震撼

(记者杜翔翔)昨日,中国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全国公映,影片于当日在广州举办了首映礼。电影《白蛇传·情》取材...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十年新增714万人背后的 深圳人口新红利)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