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景月 (龙岗区平湖实验学校教师)
每每在我不知做什么选择时,父亲总能给出适度的建议,他从来不直接帮我做选择,而是与我像朋友般促膝长谈,用他的自身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帮我指引方向。
我的学习路上从不孤单,父亲一直与我同行。他当了我12年的补习老师。从一年级到高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晚上我做作业的时候,他便主动关掉电视机,拿起报纸阅读,尽力给我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当我遇到不懂的题目,只要喊他一声,他便放下手中的东西,拿张椅子坐我旁边,和我一起读题、分析题目。
每每在我不知做什么选择时,父亲总能给出适度的建议,他从来不直接帮我做选择,而是与我像朋友般促膝长谈,用他的自身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帮我指引方向。
父亲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正是读书时代的刻苦学习让他拥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而他又能学以致用,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帮助他成功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读初二时,有一次家里的热水器坏了,他像往常一样,拿出他的修理工具,站在椅子上检查热水器,而我十分好奇地站在旁边抬头看着他。他知道我的物理课本刚好学到电路这一章,于是一边修热水器,一边向我解释欧姆定律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本来对物理不太感兴趣的我,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感叹物理在生活中的用途之大。
“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父亲没有对我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口号,没有“考满分我就带你吃汉堡”的诱惑,没有给我“你是全家的希望,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的压力,却一次次不露痕迹地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知识就是力量”,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父亲平时极其节俭朴素,极少花钱为自己购置衣物或其他物品,但在孩子的教育上却格外大方。每个月,他拿到工资后第一件事便是去书店给我买儿童读物。走进我家,迎面而立的是两个大书柜,一个放满了父亲的书,而另一个则放满了我的书。他待书籍如珍宝,读大学时代的书至今仍被妥善保管着,流淌的岁月也许让这些书上蒙上灰尘,但里面蕴藏的知识却一直深深印在父亲的脑海里。
第一次感受到艺术的美妙,是从15年前父亲送的生日礼物开始。那时我读四年级,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月薪不到800元,但他毅然决然地帮我报了每个月400元的电子琴兴趣班。在我生日当天,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台800元的电子琴作为生日礼物,这台电子琴至今仍然被我珍藏着。学琴三年,每当我在家练琴,父亲便随着节拍在旁边迈开欢快随意的舞步,有时累了,就坐椅子上闭上眼睛,很享受地随着琴声点着头。
记忆中,与父亲的倾城时光,是我的软肋,更是铠甲。这些时光陪伴我一路成长,成为一股力量,让我能更坚定地做最好的自己。我想向父亲说一句:感谢这一路上有您!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纳通讯员司新宣)记者了解到,自“5·21”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深圳市龙岗区紧急动员全区各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