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泰燊在《海鲜》出演警察而成名。
成泰燊在《琅琊榜2》中出演墨淄侯。
正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2》中,有位排名琅琊榜第一的高手——— 东海墨淄侯。墨淄侯一出场就给大梁带来了满城风雨,为了给妹妹——— 嫁给梁帝的淑妃报仇,他手段狠辣,将当年涉及淑妃难产而死的相关人等一一杀死,还夜闯了长林王府。这个登场就抢尽风头的大反派的扮演者就是成泰遷。
成泰遷毕业于中戏导演系。2001年首次出演电影《海鲜》就获得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之后又因贾樟柯导演的《世界》、王小帅导演的《左右》、唐晓白导演的《爱的替身》接连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提名。
生活中的我是个害羞的人
成泰遷说,自己生活中特别害羞,喜欢躲起来,不喜欢别人看到自己,也不愿意让别人关注自己。但是一上了舞台,那就不是自己了。
“因为生活中我不太爱说话,不太爱表现,更多是静下来去读书,更偏重于探讨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这就导致到了舞台上进入人物的时候,生活当中压抑的、不能表达的,在表演中很容易被释放出来,有一个弥补。所以我觉得,演戏的时候可能就是我休息的时候。”
文学少年,进入工厂炼钢4年
成泰遷1971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从小就是一个爱好文艺的孩子,他喜欢把自己藏起来,在人群背后观察这个世界。中学时,他喜爱上了文学,并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他喜欢读书,也曾经给文学杂志投过稿,却石沉大海。
成泰遷本来想一直把书读下去,读完高中读大学,没想到高二那年,他被家里要求接父亲在工厂的班,进了炼钢厂当了一名炉前工。炉前工是炼钢的第一线,工作环境恶劣,每天在几千度高温中,穿着很厚的防高温服,抡大铁锤。在本应该最美好的18岁,他每天挥汗如雨,在工厂一干就是4年。
他也曾经跟父亲抗争过,要考大学,父亲说你考不上怎么办?必须去接班。
炼钢的那4年里,他天天在想,要上大学,到明媚的教室里去。
他给自己报了各种艺术学习班,“就像现在家长给小孩报各种学习班的劲头一样。”舞蹈、素描、话剧,上班之外成泰遷就扎在文化宫里。18岁之前在农村长大,他没有机会学,18岁到太原上班,来到了城市,他开始吸收各种养分。
没想当演员,考中戏是“策略”
4年后,成泰遷辞去了炼钢厂的工作,到北京考大学。刚来北京的时候他住过地下室,睡过立交桥,拿报纸往地上一铺就睡。
1993年,成泰遷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导演混合本科班。实际上,他当时看不上演员这个职业,觉得演员是靠脸吃饭,但文学家可以创作人物,“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引导光明,但我在这方面又缺少天赋,考中戏是权宜之计。”
在成泰遷看来,这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根本就不觉得自己会演戏,也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能成为演员。
“只要能靠近文学,我就开心,就去努力。导演系毕竟离文学还近一点。”
考入中戏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隔壁文学系同学的宿舍里,跟人家要来一份文学系书单。从此每天泡在图书馆。他还曾经跟同学一起去逛隆福寺的书店,没钱买书,还做了荒唐的事。
虽然为了读书,做过不少荒唐事,成泰遷说,也正因为自己喜欢读书,喜欢文学作品中人性的细腻和复杂,才使得自己在日后做演员的时候,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
演朱文导演处女作,拿大奖
中戏毕业后,成泰遷经历过一段穷困潦倒的日子。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导演,都没人愿意用新人。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个6平方米的房子,几百元房租。没饭吃了就去找同学,说能不能去你那玩一玩,实际上是想混一顿饭。“那个时候我也差不多30岁了。以前在炼钢厂收入还可以,但大学毕业后反而连饭都吃不上了,也不敢跟家里说。”
成泰遷曾经也想过做导演,但没想到,主演的电影处女作《海鲜》让他在演员这个行业获得了认可。
合作前,他并不认识朱文,但作为一名文学青年,他很早就知道这位上世纪90年代青年作家的代表人物。2000年,朱文筹备导演处女作《海鲜》,找男演员,成泰遷送去了资料,“当时我觉得演不演都无所谓,朱文是我偶像,我是他粉丝,能跟他聊聊天就很高兴了。”两人一见面,成泰遷就跟朱文讲俄罗斯文学,聊陀思妥耶夫斯基。朱文也喜欢这些,相谈甚欢。过了三四天,剧组又打电话叫成泰遷再去一次,定下了他。
2001年,《海鲜》荣获58届威尼斯电影节当代电影单元特别奖,成泰遷也在该片中成功演绎了一名处在复杂人性纠结中的小警察,摘得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刘 玮)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采集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梁晓雯报道热血动作网络电影《暴走狂花》1日在爱奇艺独家上线,影片当天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出品人包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