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日】吉野源三郎著,南海出版公司2019年8月出版。年初时,日本综艺《跟去你家可以吗》的一个片段在微博上被疯转。节目组在街头找到一名十四岁的少年,提出为他买的唱片埋单,条件是跟去他家看看他的生活,少年与父亲商量后欣然答应。
视频中,少年在家中礼貌地接待录制人员,父子两人像朋友一样交谈。父亲尊重孩子的爱好,支持他的音乐梦想,从他四岁开始就为他买下喜爱的乐器、唱片、乐队周边。自由、平等的成长环境使少年大方、有教养又有主见,评论下满是赞赏、羡慕的留言。
当录制人员拿起桌上一本名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书,问少年读后感想时,少年虽一时没想到如何回答,但转发该微博的《奇葩说》辩手、武汉大学老师陈铭说:“我觉得的确不必用语言回答,整部片子都是答案。”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个乍一看有点宏大又抽象的问题,别说青少年,成年人也不一定想过。但在日本,一本引导人们思考这个问题、树立人生观的小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已经整整畅销了八十年。
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十四岁的少年小哥白尼在校园中遇到了许多不能理解的事情:家境不好的同学受到欺负;高年级学生制定下无理的规则,要求低年级服从;因为没做到和朋友约定好的事,小哥白尼的内心久久无法释怀……他的舅舅就这些困惑与他写信交流,探讨关于贫富、欺凌、勇气的问题,引导小哥白尼树立人生观,开始思考“我要活出怎样的人生”。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但面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人”这些略显抽象、宽泛的概念时,家长常常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与孩子从何谈起。
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小哥白尼遇到的问题使这些抽象概念有了一个个具体情境,他身边发生的事,同样发生在每个孩子周围,关乎人格养成的方方面面。舅舅循循善诱,解释每一件事背后的问题,引导小哥白尼思考其中的意义,不仅为所有遇到同样问题的孩子指点了迷津,也在教育方式上为家长带来了启发。因此这本书不仅是日本的人格养成国民读本,也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启蒙之书。
《跟去你家可以吗》中的父子,就像现实中的小哥白尼与舅舅。少年的实际行动就是受到父亲良好教育的佐证,而对于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他也显然有了答案。从书中的舅舅与视频中的父亲来看,其实,教孩子“做人”首先要从这三个关键词开始——平等,尊重,思考。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故事开始于小哥白尼一次奇怪的体验,当他和舅舅在商场顶楼俯瞰街道时,他突然感到自己仿佛漂浮在未知的巨大漩涡中,世界这么大,无数的人各有各的想法、过着各自的生活,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分子。
就像一开始人们都以为世界是围绕着地球转的,直到哥白尼发现日心说。孩子们的认知体系一开始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长大后,他们才会以广阔的世界为前提,了解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人与事。舅舅敏锐捕捉到了哥白尼的转变,意识到他开始独立思考,客观地看待世界。
因此在之后的交流中,舅舅一直把小哥白尼当作独立个体,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每一次解答疑惑时,都会尊重他的想法,在肯定他的思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表意见。
我们常常犯下轻视孩子的错误,以“过来人”的姿态一味否定他们的想法,教给他们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却忘记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思考的能力。其实,教孩子“做人”绝不是“教”与灌输,更重要的是给予尊重与理解,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在小说的第二个故事中,舅舅一再对小哥白尼强调独立思考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味:
“我可以教你英语、几何或代数,却无法用"社会就是如此,人活着就有如此的意义"讲清楚社会和人生的问题。自上小学以来,你已经多次在学校的修身课上学过,人应该遵守怎样的道德规范,这当然不可忽视,可是你已经长大了,光这样做远远不够。重要的是,比起世人的眼光,你必须从灵魂深处真正明白人究竟是什么地方了不起,这样你才能从心底想要成为一个杰出的人。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无论是逐一做出判断,还是随后付诸行动,你都要时刻珍视从心中涌出的真挚感情。最关键的是无论何时都从你真实的感受、真正打动你的事物出发,不断思考其中的意义。”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在日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孩子与家长,也影响了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一生。宫崎骏曾在一次活动中宣布,他将正在制作的最后一部动画命名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因为这本书对动画主人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他想要将这部动画作为礼物留给孙子。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究竟带给了宫崎骏怎样的感动与帮助,让他在小学课本上第一次读到后,几十年来仍旧念念不忘?在自传《折返点》中,他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讲述这本书对他的影响。他写道,《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正在抬头,作者吉野源三郎或许已经感知到社会的异常与疯狂,预感到战争即将爆发。无法阻挡战争趋势的他似乎在用这本书做最后的抵抗,试图传达给读者这样的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困难、残酷,请始终作为一个“人”而活着。
宫崎骏深知:“普通人也会有残暴的一面,卷入异常状况时做出残暴的事情。”作为“人”而活着在战争年代已然是一种高尚,而在和平的年代,这样的信念也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改变世界,但每个人都能选择做个好人,做个“大写的人”。
抱着这样的人生信条,宫崎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可以说,宫崎骏的所有作品都在描画真正的“人”,他们是一个又一个小哥白尼。宫崎骏的动画世界的源头,就在舅舅写给小哥白尼的每一封信中——永远向往真、善、美。
宫崎骏将最后一部作品定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大概是抱着落叶归根之意的。毕竟,小哥白尼的纯真世界应该是每个孩子的起点,也应该是每个长大成人的孩子的终点。□来源:大咖书单
新闻推荐
□王洪梅“天真有时是诗……对世界保持好奇与天真,人就可以诗意地存在。”此言在余光中先生跨越半世纪后亲自修订的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