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家中,游德华(中)和亲生兄弟一起合影。通讯员供图
扫码查看
更多内容
南方日报讯(记者/何伟楠见习记者/廖瀚通讯员/李蕾)几天前,在异乡漂泊了27年的游德华终于再回故乡,与久违的父母兄弟相认。1991年,3岁多的他从贵阳街头走失,消失在人海,辗转流浪,后被福建的养父母收养。身世之谜,一直是压在游德华内心深处的一块石头,直至今年7月,全国打拐DNA信息资源库传来消息……
被收养25年不知故乡在何方
8月14日,中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召开案件通报会,通报了这一案情。
笔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正在云南个旧工作的游德华。他介绍,1993年前后,自己被福建莆田的养父母收养,而在此之前,他的记忆则非常模糊。但是,残存的记忆一直提示着自己,故乡并非福建。
游德华回忆,自己从故乡走失后,已经辗转流浪了很久。被福建父母收养时,身体已经十分消瘦虚弱,“只会讲普通话,福建话一句都听不懂。”尽管养父母家中已有一个儿子,但是他们并没有嫌弃自己,而是视如已出。在这里,游德华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并上了大学。
尽管生活十分美满,但是身世之谜,一直是个未解开的心结。“我甚至连自己的具体生日都不知道。老家在哪里,父母是谁……一直希望找到这些答案。”游德华介绍,2016年初,他来到中山工作,多年的心结终于促动他迈出了寻亲的实质性一步。这年7月,他通过“宝贝回家”组织联系到了中山市打拐办,提出了寻亲的诉求。中山市打拐办随后帮助其在火炬开发区公安机关抽血提取了DNA样本,并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资源库。
等待是漫长的。游德华表示,DNA入库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自己心情十分忐忑,甚至一度认为已经没有希望成功寻亲。期间,中山民警和“宝贝回家”组织志愿者不断鼓励着他。
今年7月初,好消息传来。贵州籍的周氏夫妇DNA样本被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资源库,并在系统中与游德华的DNA样本自动比对成功。随后,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在贵阳市乌当区警方的协助下,中山警方先后两次提取周氏夫妇DNA样本,进行检测和人工比对。
复核结果一致:“比对成功!失散27年的父母终于找到了!”
跨省认亲而立之年再见亲生父母
DNA比对成功后,“宝贝回家”组织志愿者和中山民警联系游德华的原生家庭,找到了他儿时的老照片。
“一看到照片,我更加确定了。我小时候那双眼睛,和我儿子非常像。”游德华表示,欣喜之余,也有担忧。他终于鼓起勇气和养父母说起了自己认亲的打算,没想到,开明的养父养母对于他这个决定,不仅没有反对,还十分支持。
8月2日,中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四大队民警李韬韬陪同游德华从昆明登上高铁,2个多小时后,列车抵达贵阳,游德华一下车就迎来了父母的怀抱,27年的思念化作几行热泪。
“那一刻,五味杂陈,有多年苦苦寻找的辛酸,更多的是失而复得的欣喜。”
游德华表示,认亲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夙愿,收获多一份亲情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家庭的责任。他表示,自己从一个顽皮的少年长大成人,养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报答不尽,尽管经历了认亲,但是丝毫不会改变这份养育亲情。同时,自己也会处理好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享受和保护好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说到未来的生活,游德华说,自己目前仍和养父一起在云南个旧工作,这里离故乡并不遥远,自己会常常回家看看,与亲生父母兄弟团聚。
李韬韬表示,希望所有还在寻亲的人,都能更多地了解全国打拐DNA信息资源库,就近到任何一地的公安机关均可免费采血提取DNA入库,以查找自己的真实身世。
据悉,2009年至今,中山市公安机关提取DNA入库并成功比对的案例,已经超30宗,其中今年4宗。
新闻推荐
中山市通过加强监管、规范生产促进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 产值过亿企业已有11家
本报讯(记者柯颂)日前,记者从市化妆品行业协会获悉,截至7月底,中山市拥有化妆品生产企业66家,产值过亿的企业有11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