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博士在介绍智能制造方面的业务。今年春节刚过,广东智能制造研究所中山产业化中心研究员、广东人励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宇博士就以“研究员+总经理”的“双重身份”常驻中山,目前已经与中山近十家企业,开展了智能制造和智能制造系统应用方面的合作。在陈宇看来,机器换人不是目的,产业组织优化才是远景目标。随着国家、省市“上云上平台”的推进,人工智能将在中山产业组织优化方面有更多的突破。
广东智能制造研究所的前身是广东省自动化研究所,属广东科学院。该研究所中山产业化中心主要面向中山以及珠三角的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智能制造和智能制造系统应用,同时与地方产业开展合作,进行技术推广。陈宇认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是人工需求较大,有自动化升级的需求;二是生产管控,产量大、流程繁杂造成了很多管理上的混乱以及浪费,需进行内部信息化升级;三是外部要求,公司合作商升级了,倒逼制造业升级。
进驻中山半年来,人励智能已与中山近十家企业开展了相关合作,位于东凤镇的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我们目前打算先做试验线,下一步在新厂房设计,特别是生产线的整体优化、产业组织提升等方面展开深层次的合作。“陈宇说。
就像陈宇的“双重身份”一样,人励智能既要贴近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又要发挥省科学院的创新资源优势为当地创新服务,实现社会效益。陈宇说,除了做好企业,服务当地产业外,还有就是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加大推广、培训、宣讲的力度等,还有一些基础的、若干年才能见效的,一般机构不一定会愿意去做,但是创新中心就会,因为这里既是企业又是研究机构,服务社会本身就有价值。
对话
企业要在组织优化方面有更多突破
记者:2015年以来,中山加快实施了《中山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企业在技改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可以说夯实了硬件基础。今年以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扶持政策等,您如何看“上云上平台”的重要性?
陈宇:云端平台是一个正在尝试、开拓的市场,目前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可以,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充分的程度。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大量的中小企业没有这么多资金投入到智能制造,中小企业在大型的信息化和完整的信息化上的投入是比较少的,也没有专业的团队。所以像这种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对中小企业很有适用性。
随着云所能提供的服务种类越来越丰富,企业对其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强。工业云目前也是我们重点发展的对象。早几年的时候,我们讲升级换代、生产线自动化,很典型就单纯地机器换人,但实际上一个企业真的要提升,本质不在于机器换人。真正企业欠缺的,其实是一些如管理的有序、经验总结、流程梳理等内在内容。
记者:近日,省政府正式印发《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通过三步走,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实现全链条重大突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中山传统产业升级,如何更好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
陈宇:在优化中山传统产业中,智能制造可以说是“抓手”,像红木、灯饰这些行业的典型特征就是企业规模比较小,数量多,这是中山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种方式上提升的需要。中山要推进这种升级,还是要从集群方面想问题,在信息化时代要形成更新的模式或组织方式,来变化和规范。在其订单内外响应机制、运作机制、车间布置、装备应用等方面,都要有一些解决方案,实现组织方式变革。
人工智能应用面很广。我们目前的研究算是中级的,把人工智能用到了生产管控方面,包括物流调度、生产计划、设备维护等一些工业用途,还有一些高级应用,研究所有人在研究,比如说仿真机器人,如同国外一些多功能智能机器狗之类的产品。
文/本报记者谭华健实习生吴盼
图/本报记者夏升权
新闻推荐
连声巨响 11层违建楼被“爆”销 数百万元代价向违建者敲响警钟:别碰基本农田“高压红线”
爆破前爆破后本报记者余兆宇摄本报讯(记者隋胜伟)“5、4、3、2、1,起爆!”8月21日15时26分,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震耳欲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