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近日了解,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在今年8月中旬公布了中山社会诚信建设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网络购物和金融理财领域失信行为相对突出。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今年来金融市场持续震荡、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的背景下,加快法律监督下金融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将成为挽回恢复部分投资市场信心的关键。
记者梁展宏
市场调查
近9成中山受访者认为
“社会诚信”决定群众信任度
据第三方媒体报道,在本次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的调查中,中山受访者中认为社会诚信非常重要占49%,比较重要占39%,两者合计占88%,足见受访群众对于社会诚信的关注程度。
调查还显示,有众多受访者认为,目前社会失信行为时有发生,遭遇失信行为较为普遍,引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安全感,危及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受访者中经常遇到失信行为的占8.0%,有时遇到的占59.0%,较少遇到的占26.5%,曾经遇到过失信行为的合计占93.5%;受访者中从没有遇到失信行为的仅占6.5%。
对此,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方面建议,中山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社会诚信的重视和关注程度。
记者观察
逾4成受访者认为“金融理财失信行为越发突出”
记者留意到,本次调查显示,由于网络购物领域因维权机制不够健全、规范化程度还不够高,目前失信问题时有发生。在最多可选3项的情况下,认为网络购物领域存在较多失信行为的受访者占51.5%。金融理财领域,特别是网络金融理财领域,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发展,投资风险亦与之俱增,认为金融理财领域存在较多失信行为的占42%。
而上述调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互金理财领域风险,在近段时间的网贷市场可谓频频发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宏观政策以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今年6月份以来国内有大量互金理财平台宣布清盘或逾期还款,当中不乏一些法人恶意跑路失踪的涉嫌违法平台,行业的持续非理性震荡不但让投资者受到了损失,而且投资者对于金融行业的信任程度也跌到了历史低位。
对此,早前在中山出席经济讲座的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徐洪才直言,金融体系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信心和信用。金融市场的诚信和公众对市场的信任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健康运行至关重要,健全的金融体系依赖公平交易、责任感和信息透明度三大原则,这是给公众信心和市场信用的基石。如果金融市场不能让投资者、老百姓充分信任,这不但会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参与度,同时也有可能会造成投资领域出现系统性风险。
中山正加快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商务诚信体系建设,早前市商务局出台了《中山市电子商务行业诚信红黑榜公布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中山市企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商品交易或者服务交易的经营活动。《实施细则》已于今年7月15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
记者了解到,《实施细则》将从三方面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首先是明确红黑榜标准。《实施细则》明确电子商务行业诚信红榜是指市电子商务企业获得地级市或以上行政机关授予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价格诚信单位”等有关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称号奖项;获得地级市或以上行政机关认可的社会团体表扬、表彰、奖项和奖励的,获得商务部、广东省商务厅、市商务局认定的国家、省、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诚信黑榜是指具有违反法律法规、不履行法定义务、违背诚信守诺原则、弄虚作假等行为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电子商务企业及有关情况进行曝光的行为的企业。
第二,规范红黑榜管理。诚信红黑榜信息通过主流官媒平台进行发布。已公布的诚信红榜企业,如在公布期内出现违法违规或违诺失信等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其上榜资格。诚信黑榜分不良诚信名单和诚信黑名单,进入不良诚信名单的企业告诫后无任何整改则纳入诚信黑名单,作为进入诚信黑榜企业进行曝光。
第三,建立奖惩机制。根据《实施细则》,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对列入诚信红榜的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或者加大财政扶持、推荐申报质量奖或名牌产品,在商贸活动中推介,在电子商务平台搜索排序、流量分配、营销活动参与机会、信用积分等方面给予倾斜等。对列入诚信黑名单的企业,取消相关专项资金补助及优惠政策,列为日常监管的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查对象,撤销荣誉称号或降低评估等级,禁止参与评优、评先等。
新闻推荐
中山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推动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招才新政频出 引智成效显著
2018年“中山人才节”以“新时代·大湾区·人才新发展”为主题。本报记者文波摄人才招聘会场面火爆。本报记者黎旭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