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小榄制锁企业加快进军智能锁行业。图为小榄企业生产的智能锁具。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
中山优势传统产业迎来转型升级新契机!
继出台三个文件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后,近日中山公布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拟通过十二项重点工作与十项扶持政策,5年内力争营业收入10亿级的企业达到80家,年产值1000亿级的产业集群超过4个。
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是中山此次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发展动能的关键。5年内,中山将引导180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争取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6个、省级30个、市级120个。
南方日报记者黄煜升
发力产业链高端??优势传统产业焕发“第二春”
小榄镇锁具产业近期动作频频——为ofo小黄车提供智能锁、日产能最高达到5万套的广东曼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全力打造中国智能锁共享产业平台。这个平台由中国五金行业唯一国字号机构——国家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批复挂牌,主攻智能锁的研发与“智”造,建成后可为小榄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智能锁全产业链服务;
专注工业互联网开发、刚刚签约进驻小榄金融中心的深圳璐克斯集团,将通过“小榄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进一步推动小榄五金、智能锁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打造国内首个供应链数字资产运营平台。
据媒体报道,目前全球智能锁的产值达1000多亿美元,每年均有25%左右的增长。而单是小榄镇的智能锁生产企业就超过180家,配套产业链企业达5300多家,产值规模达100多亿元,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发力产业链上游,锁具这一中山传统优势产业,正在逐渐焕发出“第二春”。
与小榄锁具一样,通过产业补链、建链工程,古镇的传统优势产业——灯饰,也在不断向全产业链高端攀升。
两个月前,在“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招商洽谈会”上,古镇镇推出“制造业振兴计划”,围绕产业升级主题深度挖掘用地资源,选出了20宗优质用地招商引资,一批项目在会上签约——松伟照明计划借助这次招商引资的机会,实现企业增资扩产10万平方米的目标。目前松伟照明正在申请市级研发中心,计划建设省级标准的检测类实验室,进一步加大研发能力,加快创新发展;
兆驰股份旗下的兆驰照明总部,将在两三年内落户古镇,预计投资额6亿—10亿元,投产后年产值超过20亿元。兆驰股份董事长顾伟表示,将把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环节全部搬到古镇,并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线。
据悉,未来五年,多个新项目将助古镇当地灯饰产业增加125亿元的产能,这一数据超过了古镇镇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将驱动其实体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激活转型镇能量??引导1800家企业实施技改
小榄与古镇所大力推动的“制造业振兴计划”,仅是中山优势传统产业加快优化升级的一个缩影。
8月13日,中山在同一天印发三个行动计划,提出用五年时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中山“增量”崛起步伐。而针对“存量”,《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也随之出台。
在这份行动计划中,中山提出了包括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在内的12项具体行动,并围绕高端生产设备推广应用、工业产品质量提升等主题出台了10项具体的扶持政策。
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是中山此次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发展动能的关键。中山力争在5年内引导180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争取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6个、省级30个、市级120个。
事实上,今年以来,全市安排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题)已经比去年增加50%。在扶持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众多镇区掀起了新一轮技改热潮。以小榄镇为例,今年其备案新增技改项目就达到98个,总投资达22亿元。长青、木林森等7家企业已获批创建市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投入4.1亿元用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改造。
与此同时,中山在重点镇区和典型行业扶持建设一批自动化生产示范线项目,推动智能制造在工业企业中的示范应用,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东菱威力“企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应用项目”等获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认定,全市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增至5个。
新出台的行动计划中,针对优势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扶持政策再度加码——普惠性事后奖补范围,扩大到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对技术改造项目,中山拟按不超过投资额的1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按不超过投资额的2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对于龙头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按不超过投资额的2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
鼓励战略性重组??支持企业营收冲刺“10亿”
最近,中山市2018年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兼并重组专题拟资助项目对外公示。这四个将获得资助的项目里,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宇通讯”)独占两个。
“产品多元化”是通宇通讯的优势,目前其天线产品包括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微波天线、室内覆盖天线、终端天线等,具备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的完整产品线。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5G的设计将导致网络扁平化,投资重心将向基站前端单元和网络后端云设备转移,基站天线和射频器件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深圳市光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星恒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通宇通讯将进一步拓宽产业链的产品线与商业生态圈的功能,大幅提升其在大通信领域中的占有率,在5G时代占领先机。
上述两个对通宇通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兼并重组,也获得中山市2018年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扶持资金分别为300万元与139万元。
多年来,中山一直面临“星星多、月亮少”的尴尬。就算是在灯饰、红木家具、小家电等区域总产值动辄过千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鲜有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出现。但在新政策的推动下,类似通宇通讯这样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将迎来进一步做强做优的大机遇——新出台的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将引导拥有多个独立法人企业的同一控制主体以资本为纽带,进行重组重整,建立总部型企业。鼓励重点企业以提升质量效益为核心,以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资源,通过受让现有股权、认购新增股份、收购资产、承接债务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战略性联合重组。
兼并重组的奖励政策,也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行动计划提出,对企业并购重组且控股(或为第一大股东)非关联方企业的传统优势企业,并在本市结算的,按企业并购实际交易额的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于重大项目,财政资金可通过投资基金等形式参与项目兼并重组。
企业做大做强之后还能获得额外奖励:年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的企业可获奖励500万元,突破100亿元的奖励1000万元,突破300亿元的奖励3000万元,突破500亿元的奖励5000万元。
据悉,到2022年中山力争营业收入10亿级的企业达80家,年产值1000亿级的产业集群超4个。
■发展目标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2年底,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350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达18家。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到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左右。
智能制造全面推进
到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引导180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争取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6个、省级30个、市级120个。
产业集群发展有新突破
到2022年,营业收入10亿级企业达80家。
■重点行动
●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行动
●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造工程
●实施工业设计提升工程
●实施绿色制造行动
●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
●实施工业电子商务工程
●实施质量名牌双带动工程
●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
●深化“上规上限”工程
●实施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工程
●“一群一策”促进优势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中山市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组织四级人大代表下基层集中履职 迈入群众门槛 叩问百姓心坎
市领导陈旭东、唐颖、方维廷等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到五桂山长命水社区及人大代表联络站与群众交流,听取群众心声。本报记者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