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父母在中山学习的福建人王楷,几年前一天晚上突然发病,送到市人民医院后被诊断为血管畸形。本如遭受了晴天霹雳的王楷父母,幸运地通过一做生意的老乡,找到了中山市福建商会秘书长何奕萩。重病当前刻不容缓,商会很快启动该商会属下新中山人服务中心的运作机制,在一周内筹集了13万的善款,让王楷得到了及时治疗。最近,病情已经好转的王楷回到福建老家,在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为商会送上一面表达谢意的锦旗。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山共有40个商会成立了新中山人服务中心,许多类似王楷这样的新中山人可接受服务。近日,市民政局也发布了《关于在异地商会中设立新中山人服务中心的通知》,要求在11月底前各地级市以上的异地商会挂牌成立新中山人服务中心,建立管理架构和制定相关制度,推广这种“老乡帮老乡”的公益服务模式。
从有困难找商会到找“中心”
对于福建籍企业家李滨舟来说,福建商会及其新中山人服务中心是他事业的引路人。2014年,李滨舟在就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期间成立文化传播公司,虽然通过手绘地图等多个产品闯开了路子,但如何开拓客源对于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他来说还是困难重重。何奕萩告诉记者,有见于此,商会不遗余力支持老乡,先后将会刊、商会活动、商会会员企业宣传活动等一些业务交给李滨舟,让他的初创企业很快上了轨道。
何奕萩介绍,福建籍的大学生找工作、想创业,如果资金、人脉关系都不够,商会都可以帮助对接会员企业。商会还搭建了创业孵化基地,为有意创业的福建籍务工人员提供包括资金、场地、项目等在内的援助。
如果说,商会是服务当地会员企业资源平台,新中山人服务中心则是全体在中山福建人的家。
中山市福建商会新中山人服务中心于2013年成立,除了日常的病困救助帮扶,服务中心还可提供积分入户入学等服务。政府每年会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初来乍到,异地务工人员不了解这些信息,商会了解到这些信息后,组织有需要的福建人士进行培训。渐渐地,大家从有困难找商会到找“中心”。
除了福建商会,各地成立的新中山人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多种多样。今年3月,中山市河南商会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将商会作为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基地联络站,还为毕业生们提供了到会员企业就业的机会。“去年底的校园招聘会,因为是河南老乡,我到了商会实习,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中山工作的河南籍人刘守启说。
服务中心期盼更多信息对接
据悉,目前中山有40家异地商会成立了新中山人服务中心,服务当地户籍的新中山人,公益足迹遍布中山。
对于中山市温州商会秘书长周敏来说,参加第四届“博爱100”公益创投并取得了最强公益的铜奖,是商会党建加公益的有益探索。通过在广大会员企业组建禁毒志愿者服务队,为中山的禁毒工作贡献了力量,也让许多老乡在诱惑面前“悬崖勒马”。该商会还为登记所在的东区夏洋社区每月固定开展探访服务。
周敏说,按照市民政局对商会成立的新中山人服务中心的指导,各异地商会的新中山人服务中心主要为在中山务工的同乡提供志愿互助、文体活动、综合事务、社区联谊、扶危济困、技能培训、就业辅导、情绪疏导、调节矛盾、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服务。
“设想是美好的,做起来好难啊。”周敏认为,习惯服务企业的商会秘书处,对于运作异地服务中心仍缺乏经验。“例如,怎样找到需要帮助的老乡,需要社区更多的信息对接,老乡若涉及债务纠纷,调节技巧对于异地服务中心来说也是需要进一步培训的;对于一些家庭纠纷,对接社工进行介入帮扶,比我们商会的办公人员帮扶更专业。”周敏认为,这些都需要市民政局进一步支持。
本报记者徐钧钻实习生陈家浩通讯员李盛欢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中山市纪委监委对中山市港口镇建委原主任吴权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