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益通讯员李思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了进入桃花源前,入口山洞的模样。中山职院两名学生,结合“山洞”和“光”两个元素,为灯饰之都古镇设计了一座透光的“城市桃花源”街头图书馆。目前,该设计方案已被采纳并将开建。
■以“光”为灵感设计灯都图书馆
站在洗手台前,拧开水龙头,一束光正好从头顶洒下来……“山洞”“光”两个词,进入了中山职院大三学生林晓坪的脑海。“古镇是灯都,光的概念正好契合这个镇的产业特色。”林晓坪回忆说,他设计这座街头图书馆的灵感就来源于生活中这个画面。
今年6月,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2018年中山市街区自助图书馆设计大赛”启动。在指导老师潘质洪的鼓励下,当时还是大二学生的林晓坪决定试一试。按照大赛要求,参赛作品必须围绕中山24镇区特色来设计与之对应的街头图书馆。作为家具专业的学生,林晓坪最初想过设计一座中式图书馆。
“但就是突然闪过脑海的那个画面,我最终决定为古镇设计一座现代图书馆。”在有了初步想法后,林晓坪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绘制效果图——推开图书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用磨砂玻璃隔开的、类似山洞洞口的“神秘”空间。通过“洞口”后,内部是宽敞大厅,让人豁然开朗。
按照要求,林晓坪给这座街头图书馆取名为“中山书房·明都悦读”。
■“以赛促学”实战中积累知识
在此前公布的比赛获奖名单中,林晓坪的设计方案,获得比赛最高奖项——唯一一个优秀奖。作者栏里,除了林晓坪,还有今年刚毕业的中山职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陈子强。
“在公布获奖名单之前,我都不知道他还署了我的名字。”陈子强笑着说,几个月前看到学弟的方案,让他眼前一亮。受林晓坪邀请,陈子强从广州回到中山,协助完成设计细节。
“一张效果图,要变成一座可以施工的图书馆,远比想象中复杂。”林晓坪说,由于没有经验,最初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太多细节。如一座要向成人、儿童、老人开放的图书馆,台阶应该如何设计?要容纳多人的图书馆,过道该设计成多宽才算合理?图书馆内的消防管道如何铺设、消防设备如何布置等等。这些细节,在有实战经验的陈子强的帮助下,最终都一一完善。“比如图书馆中间通道,最初我设计是1.1米,后来考虑到转弯处的人流量等问题,拓宽到1.6米。”
“和他合作,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不让我睡觉。”陈子强说,方案完善期间林晓坪经常拉着他反复修改到深夜甚至熬通宵。
对于还未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的林晓坪,这次参赛经历让其感受颇深:“最大的收获不是奖金,而是如何去学习、尝试和实践。”
目前,“中山书房·明都悦读”设计方案已被主办单位采纳,预计12月在古镇开工建设。
新闻推荐
关于推选2018年度中山市“同是中山建设者”百佳异地务工人员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优化流动人口激励机制”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新中山人爱岗敬业、锐意进取、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