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医学会选定的“世界更年期关怀日”,目前已有49个国家和地区为此采取行动,向妇女普及更年期保健常识,提升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记者获悉,中山日报APP直播平台将携手中山亚太医院,定于10月19日举办线上直播。中山亚太医院副院长、中山市知名妇产科医生何艳君将向中山市民分享有关女性更年期的健康知识,解答网民提问。
记者范展颢
案例:怀疑自己得“绝症”,丈夫责备她“矫情”
50多岁的陈兰(化名),这几年身体被各种“浑身不自在”困扰,一度怀疑自己得了“绝症”。
“世界更年期关怀日”前夕,陈兰向记者敞开了心扉,她说:“我两年前绝经,这3年来一直睡不好。另外,不时出现心慌和胸闷问题,身体一阵阵发烫,心脏是不是出了问题?近段时间,一些妇科部位甚至陆续出现了干涩和不适。”
这些年,陈兰去过不少医院看病,一直没起色。“我担心自己是神经衰弱,看过神经内科。安眠药有依赖,不敢多吃。”她告诉记者,“浑身不自在”还影响了夫妻关系。丈夫认为陈兰心理有毛病,经常找茬。
对此案例,何艳君回应说:“归根到底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在作怪。”
她强调说:“各年龄段的女士和男士普遍对"更年期综合征"缺乏了解,也不会协助自己和他人去修补受损的健康生活质量。因此,医学界设立"世界更年期关怀日",就是希望弥补这类常识认知误区。”
分析:“不自在”是更年期综合征作怪
何艳君表示,“围绝经期综合征”俗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其表现症状相对复杂。许多妇女前往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求诊后,最终兜兜转转来到妇科。刚开始,患者很不理解,但经过详细问诊及检查后,最终识别出各种围绝经期症状,予以相应的规范治疗,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获得提高。
据介绍,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本质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减少乃至缺乏。如果中老年妇女出现偏执、脾气大、乱猜疑、喜怒无常等问题,老百姓往往会取笑她们“人到更年期”;其实,这是更年期病态心理的信号。除了情绪问题,更年期表现出来的症状还包括睡眠障碍、潮热、盗汗、心慌、胸闷、月经紊乱、尿频、尿失禁、骨质疏松、阴道干涩、反复阴道炎、性生活困难等。
欧洲最新的医学普查数据显示,94%的欧洲妇女患有一种或多种更年期症状,将近三分之二更年期妇女的症状的生活节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中国,女性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估算为60%至80%。
应对:生活保持规律,适量补充激素
更年期是每个女性的必经阶段。何艳君建议说,妇女在绝经前后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饮食要均衡,适量补钙,多晒太阳;少喝咖啡少饮酒,以免睡眠被干扰;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定期体检;调整好心态,多参加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
另一方面,如果女性的更年期症状明显,应及时向正规医院的妇科内分泌医师求助,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女性激素补充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
“女性激素包括了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何艳君解释说,雌激素可维持女性外观,确保皮肤细腻、身材丰满、曲线优美。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保护骨骼,减少骨量流失;保护心血管,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保护神经系统,预防老年痴呆等。至于孕激素,除了协助雌激素完成生育功能,还能防止雌激素让子宫内膜过度增殖,避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她总结说:“女性激素补充属于"激素替代治疗",必须经过专科医生的专业评估,安全科学地补充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分泌不足的激素,从而改善症状,平稳度过更年期。”
新闻推荐
商报讯(记者梁展宏)记者了解到,为推动中山市外贸工作高质量发展,早前市商务局根据资金预算以及《中山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