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陈燕青
并购重组迎来大放松!继推出“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和明确配套融资可补充流动资金后,上周末证监会宣布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缩短为6个月,此外还新增符合重组快速通道的十大产业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等。受此消息刺激,22日中小盘股大涨,ST等壳资源股现涨停潮,此前并购重组频发的中小板、创业板也大涨逾5%。
IPO被否企业有望重组上市
就在今年2月23日,证监会曾明确表示,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将加强监管,主要是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然而,时隔8个月后,证监会却宣布被否IPO企业可筹划重组上市时间缩短至6个月。
根据统计,最近三年A股共有160家/次企业上会被否。在上述企业中,剔除了天邑股份、中山金马二次申报IPO已过会的企业,普华制药、蓝信科技等正筹划被收购的企业后,共有156家IPO被否企业此前因受限无法重组上市。
根据新时代证券统计,2016年以来IPO被否的156家企业预计募资金额合计高达668.8亿元,按照预计募资金额对应的估值测算,156家企业合计对应的估值达2928亿。而IPO被否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在2017-2018年之间。
对此,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近期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快速松绑,将助力并购重组市场的快速回暖。在修订之后,这156家公司中有137家公司已可以开始筹划重组上市,涉及的对价超过2638亿元。IPO被否到可重组上市的时间间隔大幅缩短,为并购重组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大额标的。
中小创业绩有望加速提升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全市场发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近3000单,同比增长69.5%,已超去年全年,交易金额近1.8万亿元,同比增长46.3%,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其中,仅117单需证监会审核,行政许可比例由去年的不足10%进一步下降至4%,市场活跃度大大攀升。
国庆节后,并购重组政策频发。除了IPO被否企业重组缩短,还有“小额快速”机制确定、配套募集资金可补充流动资金、新增/快速通道产业类型。
2016年6月17日,以证监会发布的史上“最严借壳标准”为标志,并购重组政策全面收严。从那时算起,创业板指数至今累计最大跌幅高达44%。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重组政策的松动预示了未来并购重组有望提速,而前几年并购重组频发的中小创有望迎来一波反弹。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指出,“从创业板公司过去几年的业绩来看,能够清楚地看到外延并购对公司业绩的贡献。从2013年外延并购爆发到2014、2015年外延并购进入高潮期,每年被并购公司对创业板业绩增速的贡献都在15个百分点左右。今年以来,监管层已经不只两三次提出支持外延并购的表态,政策转向的风向标业已显现,预计2019年外延并购对创业板业绩的贡献可能重新提升。”
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坦言,“2013年创业板的大牛市,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了相关公司的业绩。目前解决股权质押危机的重要方法是股票上涨,但是股票上涨短期依靠自身的业绩是很难实现的,只有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提升业绩,这对中小创无疑是大利好,进而将改变A股这两年的生态。”
新闻推荐
诗由心发讴歌改革开放 中山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诗歌展
羊城晚报讯10月18日、19日,“不走回头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诗歌征集展览展演活动在中山市三乡镇举行。该活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