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中山 > 中山新闻 > 正文

一桥飞架港珠澳 伶仃洋畔放眼量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中山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来源:中山日报 2018-10-24 04:59   http://www.kcqsx.com/


清晨的阳光穿过港珠澳大桥“中国结”桥塔。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从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遥望西人工岛,中间是海底隧道。位于珠海拱北湾南侧的珠澳口岸人工岛,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与珠海、澳门两地的衔接中心。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港珠澳大桥收费广场。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隧道口。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举行。香港邮政当日开始发售“港珠澳大桥”特别邮票的正式首日封,每个售价1.3港元。一桥越沧海

——写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际

金秋十月,伶仃洋上海天一色、潮声阵阵,依傍着这片中国南海水域的城市群迎来深具意义的一天。

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碧波之上,一桥飞架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飞越沧海百年的历史风云,展现当代中国的雄健风采。

文图/新华社

“中国道路”成就美好梦想

港珠澳大桥寄托着一个梦想。“如果在珠江口建一座穿越伶仃洋、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跨海大桥,可以打开珠江西岸制造业的出海口,也能让香港繁荣的商业辐射到这里。”回忆起35年前提出的大胆设想,83岁的香港实业家胡应湘仍激情洋溢。

当年,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胡应湘借鉴美国经验,画出了大桥草图。但那时的中国,能否修建跨径400米的桥梁,尚在争论。更难的还不是技术。“当时香港还没回归,港英当局不希望香港与内地走得很近,对建这样的大桥反应冷漠。”胡应湘说。

四十载风雨起苍黄。改革开放以波澜壮阔之势,给中国带来了沧桑巨变,将多少曾经不敢想不可及的梦想变为了现实。21世纪以来,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胶州湾大桥、厦漳跨海大桥……一座座海上巨龙横空出世。

此时,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不但香港各界重提“大桥动议”,亟待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澳门也强烈要求加入“大桥家族”,升级版的港珠澳大桥构想应运而生。

条件具备,但难度仍然不小。据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葛长伟介绍,港珠澳大桥不但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工程规模庞大,而且涉及“一国两制”下三种法律体系、三套技术管理标准,统筹协调并非易事。

“如果没有中央和国家层面的直接支持与指导,大桥梦想无法变为现实。”他说。

对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首次共建重大跨海交通工程,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协调各方,推动解决了口岸设置、投融资安排、通航与锚地、中华白海豚保护等方面的难题。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港珠澳大桥建设给予更高要求与期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大桥建设,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他专程来到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了解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希望大家积极推进后续工作,确保大桥顺利通车、安全运行。

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通车,无疑是“中国道路”前进里程表上闪亮的一站。此刻的梦圆,为更远大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随着国家和港澳的发展,这座大桥早已不局限于“珠江西岸出海通道”的单一功能。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它将被赋予更多元的价值。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大湾区建设的代表性工程,港珠澳大桥为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树立了典范。

摊开新版珠三角区域地图,人们发现,港珠澳大桥的出现,让港澳正式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打通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道路交通网。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这里有了生动的展现。

“中国力量”铸就海上长城

港珠澳大桥寄托着一个梦想。

“如果在珠江口建一座穿越伶仃洋、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跨海大桥,可以打开珠江西岸制造业的出海口,也能让香港繁荣的商业辐射到这里。”回忆起35年前提出的大胆设想,83岁的香港实业家胡应湘仍激情洋溢。

当年,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胡应湘借鉴美国经验,画出了大桥草图。但那时的中国,能否修建跨径400米的桥梁,尚在争论。

更难的还不是技术。“当时香港还没回归,港英当局不希望香港与内地走得很近,对建这样的大桥反应冷漠。”胡应湘说。

四十载风雨起苍黄。改革开放以波澜壮阔之势,给中国带来了沧桑巨变,将多少曾经不敢想不可及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21世纪以来,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胶州湾大桥、厦漳跨海大桥……一座座海上巨龙横空出世。

此时,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不但香港各界重提“大桥动议”,亟待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澳门也强烈要求加入“大桥家族”,升级版的港珠澳大桥构想应运而生。

条件具备,但难度仍然不小。据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葛长伟介绍,港珠澳大桥不但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工程规模庞大,而且涉及“一国两制”下三种法律体系、三套技术管理标准,统筹协调并非易事。

“如果没有中央和国家层面的直接支持与指导,大桥梦想无法变为现实。”他说。

对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首次共建重大跨海交通工程,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协调各方,推动解决了口岸设置、投融资安排、通航与锚地、中华白海豚保护等方面的难题。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港珠澳大桥建设给予更高要求与期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大桥建设,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他专程来到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了解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希望大家积极推进后续工作,确保大桥顺利通车、安全运行。

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通车,无疑是“中国道路”前进里程表上闪亮的一站。此刻的梦圆,为更远大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随着国家和港澳的发展,这座大桥早已不局限于“珠江西岸出海通道”的单一功能。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它将被赋予更多元的价值。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大湾区建设的代表性工程,港珠澳大桥为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树立了典范。

摊开新版珠三角区域地图,人们发现,港珠澳大桥的出现,让港澳正式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打通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道路交通网,真正意义上形成了环珠江口轴线的三角形。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这里有了生动的展现。

“中国智慧”催生广阔前景

港珠澳大桥蕴含着一种智慧。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的旅检大楼,是目前内地唯一的三地互通边检口岸。大桥通车后,这个人、物、车流复杂的口岸,将运行一种新型边检查验模式——内地和澳门查验单位执法人员并肩而坐,旅客只需排一次队,30秒即可完成两地查验手续。

这一模式被称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内涵却不简单,涉及的是一个国家之下的两种制度。

港珠澳大桥管理复杂,需要法律与政策层面的制度设计,难度不亚于造桥本身。以边检查验模式为代表,大桥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完成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丰富了“一国两制”实践。

“港珠澳大桥集成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三地优势互补才能成就精品。”朱永灵说,“港珠澳大桥建设管理模式是一种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解决了三地法律法规差异、技术标准衔接、建设程序规范、思维模式碰撞。”

“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伟大创举,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土壤里生发出来的一株新苗,充分印证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香港到珠海、澳门的车程将由约3小时缩短到约45分钟。大桥开通已成为港澳两个特区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

香港大屿山原是偏僻之地,而今正成为新的开发热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最新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愿景”:特区政府计划在这里为市民建造安居之所。她表示,由于大桥通车,大屿山将成为香港连接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重要门户。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近期也表示,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陆路运输,有助推动粤港澳三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澳门的首个五年发展规划也对“大桥时代”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规划。

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表示,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开通,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旅游圈已经形成。澳门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表示,澳门要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港珠澳大桥通车将有力拉动澳门相关产业发展。前香港太古集团董事局主席史乐山则说,港珠澳大桥让他“看见了珠三角西部”和更远的南宁、昆明、成都。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中国人民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将继续奋力前行,而香港、澳门也将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时代巨流里,不断谱写新乐章。

与港澳深度融合,促进高端资源加速流动……

中山发展迎来新机遇

“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年58岁的欧阳中亮如是感叹。10月23日一大早,在澳门定居的中山乡亲欧阳中亮就开始关注港珠澳大桥开通的消息。23日,港珠澳大桥举行开通仪式,24日正式启用通车。这座全长55公里,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三地连接线及口岸,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正实现由香港到珠海澳门的陆路时间,由原来三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一桥飞架三地,粤港澳大湾区正启动新引擎,奔向未来……

本报记者谭华健黄启艳江泽丰

加快与港澳实现深度融合

昨天还在英国剑桥大学交流的王磊博士,得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的消息,心情十分激动。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王磊于2016年选择在中山创业。如今,经常要在香港和中山两地往返。

王磊分析,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对中山来说至少可以发挥两个重要作用。第一、增强了中山的区位优势,陆上交通打通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特别是推动中山国际化进程。比如,与港澳的联系,使得中山可以更方便地对接大湾区中的人才、经济等重要元素。第二、从中山本身的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有利于平衡南北经济差距。比如,过去靠近佛山顺德的南头、东凤等镇区家电产业发展迅速,拉动了中山北部经济发展。港珠澳大桥通车,必将为南联珠海起到关键作用,促进中山南部经济发展。

大桥通车增强了珠江西岸地区的区位优势,对这一区域城市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进而更好融入全球化市场、改善产业结构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山市委党校副教授陈伟英认为,中山与珠海相邻,要抓住这一契机,在落实《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系列协议方面做文章,制定协同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大桥通车后物理融通更加方便的优势,加快推动中山特别是“两区一湖一岛”(火炬区、翠享新区、三角迪茵湖、坦洲科创岛)与港澳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在教育、医疗、养老、旅游、文化交流、商贸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与港澳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深度融合。

香港的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发达,澳门是旅游、博彩、文娱中心以及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服务中心。陈伟英认为,中山要在认清自身产业优势的同时,借力香港、澳门的高端产业,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中山应主动支持港澳高端服务业、中医药保健产业、现代服务业进入,发挥港澳服务业示范、引导、放大效应,加快推动中山产业转型升级。

中山市改革发展研究会大健康产业促进专委会主任吴荣珍说,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中山迎来重大机遇期,中山市健康产业要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的利好背景下,抓住湾区城市深化合作的机遇,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借鉴香港、深圳多年来的健康产业发展经验,联手上述城市,在健康产业的细分业态科技创新方面突破政策桎梏,大胆合作,推陈出新,推动本地的健康产业企业快速走出国门,打造真正的国际化健康产业市场和环境。

促进高端资源加速流动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不仅从交通上直接拉近了中山与香港的距离,而且意味着在更加频繁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开放的程度和层次进一步深化。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佘时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际轻轨和港珠澳大桥相继开通进一步释放了中山既有的临海型区位优势,中山和香港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深入。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两地可以在更开阔的领域内优化配置资源,中山制造业基础较好,香港现代服务业具有优势,大桥开通意味着优质资源有了更多对接机会,这不仅拓展了价值链的迂回程度,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垂直片断化分工。价值链的迂回程度越大,越有利于就业。

他认为,贸易自由度快速提高不仅有利于突出中山的比较优势,更有利于两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在制度和思维理念等方面,香港具有很多值得中山借鉴的先进理念,随着两地居民之间思想和价值观的深入交流和频繁碰撞,在日益提高的知识和技术外溢过程中,中山的经济文化水平将不断提升。

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协会秘书长罗南玲对记者表示,协会把自身定位于争当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联系人”。

她表示,协会从2008年开始,就在服务业方面积极与香港方面对接。通过对接香港贸发局,对接香港社团,比如香港工业设计师协会、中小企业联盟平台、律师公会、会计师公会等,并在市发改局等相关部门的牵头下,积极组织两地企业对接,取得了一定成效。香港现代服务业走在了前面,他们对中山兴趣很大,随着大桥开通,进一步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两地往来必然更加频繁,更多的专业服务商进来,将加速产业升级,加速了高端资源的流动,产业开放的层次将更丰富,质量将更高。

大桥也是凝聚乡情的桥梁

交通的便利,带来人员交往的频繁,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将构建起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两地居民消闲旅游、探亲访友、跨境上学工作等日常往来日益频繁。

香港时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颖恒告诉记者,他的故乡是小榄镇。以往跟随祖父回小榄探亲,一般都是到香港中港城坐船,然后抵达中山港口岸,“对于我来说,坐船比较"曲折"一点,尤其是和老人一起出行时,不断地变换交通工具会比较劳累,而现在有了新的选择,十分方便。”朱颖恒说,大桥搭起了香港乡亲与故乡中山交流的另一道“新桥”。

全国政协委员、怡高企业(中山)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维雄说,港珠澳大桥拉近了香港与中山的时空距离,两地人员往来更便捷。“以往,从香港回中山,我起码要准备4个小时,因为考虑到虎门大桥会堵车,但是以后我只需要提前2个小时就可以了。”施维雄说,大桥使得香港乡亲和中山人民更亲密了,“大家交往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一家人,我们一家亲。”

数字解码港珠澳大桥

100公里

通车后的港珠澳大桥,桥面限速100公里/小时,隧道限速80公里/小时,实行货车与小客车分道行驶。

55公里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通车后,旅客从香港大屿山口岸人工岛出发,沿海岸一路前行12公里,就会抵达大桥东人工岛,再穿越6.7公里海底隧道,即可上升到距离海面达50米、有着“中国结”美誉的青州桥上。之后,在海面上御风而行22公里,经过美丽的“海豚塔”江海桥和“风帆塔”九洲桥,抵达珠澳海滨。全桥跨海段总长42公里。

120年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科研人员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提出了“港珠澳耐久性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工程防腐技术措施。在研究和建设过程中,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应运而生,在多个领域填补了中国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空白,诸多施工工艺及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00人

2010年,“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正式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1家企事业单位、8所高等院校组成了超过500人的科研队伍,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

150元

港珠澳大桥全线设置1处主线收费站,双向共有20条收费车道。7座以下私家车、出租车收费标准150元每车次;过境巴士200元每车次;穿梭巴士300元每车次;普通货车60元每车次;货柜车115元每车次。收费方式采用国标ETC和香港快易通等电子不停车收费及人工收费两种方式。大桥收费站现金收费为人民币,非现金结算以人民币计价。未携带人民币的客户,只有在人工收费车道通过银行卡(包括银联、万事达和VISA卡)、支付宝、微信等非现金支付方式进行缴费。

大桥的世界之最

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什么车能上大桥通行

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车、货运车辆、跨境私家车等。

港澳左舵内地右舵如何变换车道

大桥主体工程采用内地右侧通行规则,司机抵达或离开香港或澳门口岸后,可根据行车指示牌,按照标志行驶调整行车方式,车辆可完成左右侧交通转换。

大桥如何通关

“三地三检”24小时通关,珠澳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新闻推荐

探访进口博览会各大交易团 “买买买”里有门道

随着各类展品陆续抵达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最后冲刺期。目前,全国各省市和央企等已组建数十个交易团,参与采购交...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一桥飞架港珠澳 伶仃洋畔放眼量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中山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