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家对新时代改革开放、发展壮大中山市民营经济的意见建议,研究推进中山市民营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毫不动摇地把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作为改善工作的动力和目标,采取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同时强调要在降成本上出实招、要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上出实招、要在政策支持上出实招、要在规范政商关系上出实招,全面推动全市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山人敢为天下先,勇立时代潮头,一大批民营企业栉风沐雨、敢闯敢干,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谱写了光辉澎湃的艰苦创业史,孕育出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大涌红木、南头小家电等蜚声中外的区域品牌,撑起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无论从民营企业创造的GDP、缴纳的税收、贡献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还是从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等角度看,可以说,民营企业始终是稳定中山市经济的重要基础,是中山市税收的重要来源,是中山市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更是中山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最新统计,前三季度中山市经济基本面呈现总体平稳态势,主要指标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势头良好,先导性指标向好,风险防控在合理区间。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当前中山市部分指标出现一些波动,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这既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和企业自身原因有关,也与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有关。
进入新时代,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申我们党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一贯立场,明确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6个方面政策举措,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也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广东“民营经济十条”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十条举措无不指向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那些带有共性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巩固和壮大中山市民营经济发展优势,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必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山经济工作的重点所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一方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对于中山市民营企业家来说,具体就是要把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与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一体学习贯彻落实,一心一意推动企业发展,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因为只有把政策支持、做优环境、练好内功都做好了、做到位了,才能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为新时代中山民营企业繁荣发展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市委市政府将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方面发力,同时不折不扣落实好广东“民营经济十条”,力争务实具体、深入全面,致力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各镇区各部门要增强做好民营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项项政策、一个个具体措施办法,把讲话要求逐项逐条、认认真真落到实处。我们坚信,只要紧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下决心、动真格,着力破除制约中山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基建投资后期发力、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中山市经济增长向好趋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民营经济活力将持续得到激发,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必将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加快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交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山优异答卷,落实“三个定位”贡献更大的力量。
新闻推荐
中山组建百亿基金纾困上市民企 帮扶主营业务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面临资金流动性问题的民营上市企业渡过难关
本报讯(记者黄凡黄启艳)部分民营上市企业暂遇困难,中山市委、市政府出手纾困。11月9日上午召开的中山市民营企业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