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张鹏,男,1976年生,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2001年,张鹏从山东大学获得分析化学硕士学位,同年获奖学金赴美留学,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2年3月,与其他三位创始人一起创立了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方生物”),并出任首席运营官。公司专注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抗体新药,以满足国内外医药市场的需求。凭借着不断的努力,公司目前已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制药全程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建立了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丰富产品线。而张鹏也跻身于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本土创新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之列。
记者闫莹莹
海归创业怀抱梦想
采访时见到的张鹏,穿着简单的工作服——一件POLO衫,挂着工牌,朴实而朴素。言谈间快人快语,既体现着技术型人才的严谨,也体现着一名优秀管理者的干练。
这一身的气质与他的履历息息相关。他是一名拥有10余年学术界和生物制药工业界从业经历的蛋白及单克隆抗体分析专家。曾任职美国PDL生物制药(现已并入“雅培制药”),历任中美冠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蛋白科学部高级总监,全面参与了生物制药部门决策及运营、团队及技术平台建设及商务拓展;蛋白服务外包项目技术总监,负责并完成了上百个国内国外制药公司的新药研发外包服务项目。2012年他毅然放弃上升期的事业,与其他三位创始人一起归国,联合创立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运营管理及研发平台建立、GMP中试车间、规模化生产车间建设。
而之所以如此义无反顾地开始自主创业,一方面来自于专业的自信。生物制药的产业链条比较长,而四位创始人的专业背景刚好能够覆盖生物制药的产业链,组成一支优秀的、互补性强、高度团结的创业团队。
创业动力的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创始人“让中国病人可以负担得起世界上最先进医药”的梦想。据了解,在生物制药领域内,整个生物药链条走下来到药物生产上市,一般需要8-10年的时间,成本要花费几亿元。而目前国内企业大部分在做链条靠后的环节,买项目经过工艺开发或直接临床试验获得新药批文之后就直接生产上市。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自成立起,便希望只做创新和原创药,他们不仅建立起药物临床和生产平台,更专注于创新源头的建立,即抗体药物的发现和筛选,成为国内医药领域内最早做抗体新药的创业公司。
抗体药物具有靶点特异性,抗体能够特异性地结合抗原,因此药物的靶向性强,副作用少,特别适用于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对药物作用靶向性要求高的疾病治疗。越来越多的新数据表明,单抗药物能够有效控制癌症,甚至有望治愈。
创业之初,单抗药物的研究与生产在国内属于刚起步不久的行业,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屈指可数的抗体药多为进口药。单抗药物在国内推广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其高昂的价格,平均而言,一种单抗药物一个疗程需要花费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费用,绝大部分也不是一针见效。只有小部分单抗药物进入少数省份的医保目录,但其价格一般患者仍然难以承受。
康方生物的梦想,便是通过开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抗体新药,改变抗体新药被欧美公司垄断的局面,使中国患者早日用上可负担的高品质的新药、好药。
机缘巧合落户中山
说起创业伊始,张鹏告诉记者,公司之所以落户中山,颇有机缘巧合的意味。
当时团队通过朋友得知中山市政府有意扶持生物制药产业,团队经过仔细考量,觉得时机成熟,中山市国家健康基地所能提供的园区资源、资本等方面的支持也满足了创始人想干一番事业所需要的条件。“我们几个人想的是,这个行业就是竞争,没有资源是做不起来的,在获得中山本地的天使投资后,就下决心落地做了,2012年3月康方生物应运而生。”
医药行业内的人都很了解,在生物医药领域创业十分艰难,因为这是一个获利周期相当漫长的行业。“做药难,周期长,风险高。”真正意义的创新药研发没有10-20年的积累是不可能的事,张鹏和他的同行者都知道,如果没有梦想,仅凭一时的激情,在生物医药领域内创业很难继续下去。
团队中,张鹏主要负责管理企业运营部。有着外资科技企业管理背景的他,将中国文化与美国科技企业的管理特点融合创新,既重视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又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
在企业的硬件建设上,身为主要负责人的张鹏同样不遗余力,新研发大楼从装修、仪器设备采购以及研发平台的搭建,无不有着他亲力亲为的努力在其中。“我们需要一个高起点的平台,在一开始就可以达到一个国内较高的水平。”张鹏说。
事业成功没有捷径
通过数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公司目前已建立了涵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代谢疾病及痛症等重大疾病领域的30个抗体新药的产品线,其中10个品种申报临床研究,8个品种处于国内外临床试验阶段,4个针对广谱恶性肿瘤和重大免疫性疾病的抗体新药入选国家卫计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在商务拓展方面,还与国际及国内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是中国创新药开发战略合作的先行者。其平台规模、软硬件设施、新药产品线数量、研发团队等在国内已处于同行业的领先水平。
去年9月,公司开发的抗PD-1的单抗新药AK105注射液通过了美国FDA的新药研究申请(IND)审评,获准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这是康方生物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大步,“使全球的患者可获得中国制造的新药、好药”的目标指日可待。
9月7日,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发展峰会暨创新企业50强颁奖典礼上,康方生物凭借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的创新业绩,获得了“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殊荣。
就在刚过去的10月,康方生物成功完成C轮融资。这轮融资将支持康方生物推进数个创新抗体产品的国际及国内临床研究、推进在研项目的临床前研究,以及公司新药生产基地的建设。在此之前,康方生物曾于2015年和2017年完成A轮和B轮融资。
阶段性成果接踵而至,但对于张鹏与他的团队来说,这都只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他们的目标是建国际一流的中国生物制药企业,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这个团队将一如继往地奋斗不息。
新闻推荐
开栏语时下,城市里养狗的人越来越多,遛狗成为街头一景。与此同时,遛狗不牵绳、烈狗伤人、犬吠扰民、在公共场所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