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发实施了《中山市支持个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多项“个转企”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全市个体工商户向现代企业转型。扶持优惠政策包括商事登记便利化服务、“绿色通道”服务、税收优惠、财政支持、金融扶持、土地等权利转移登记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办法》自本月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个体工商户占市场主体总数六成左右
据统计,近年来,个体工商户数占全市市场主体实有户总数的比例均在60%左右。分散、缺乏品牌和综合效益不高是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发展瓶颈。如何将这一“主力军”真正发展成为中山经济的“生力军”,是中山需要思考的问题。
个体户为何要“转型升级”为企业?对此,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相关经济学专家称,个体户一般无建账强制要求,承担的税负较少,管理的投入较少,规范的要求较低。而私营企业经营成本相对较高,税负足额征收。但另一方面,个体户对经营风险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且不得转让或合资,经营风险大;部分行业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如印刷业、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等禁止个体户进入;在融资方面,个体户与私营企业相比又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该专家认为,“个转企”的企业在转型过程及转型初期的确会增加各种办证费用、各种税收成本、建账等财务管理成本,还有固定资产过户税费、银行账户开户费、工本费、硬件费、账户管理费等账户成本、购买税控机等设备成本等等。成本问题客观存在,的确是“个转企”政策推行中的一大挑战。不过,很多成本是短期内暂时性产生的,而且成本是获取未来收益所应当付出的代价,只要未来收益能大于成本,那当前这种行为就是有效率的。
已有逾2万个体户升级为企业
近日,南都记者走访多家实现转企升级的公司,不少表示在刚实现转企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情况。在华力路一家餐饮企业,店面经理表示,该企业是去年完成转型升级的。“食客过来吃饭,不会看你是企业还是个体户,只会看你做的菜好不好吃”,所以其实转型为企业后,对生意并不会有大的影响,“但我们总的利润确实降低了,包括对规范化的投入以及税收的增多”。
该经理表示,虽然现在利润降低了,“但实现升级后,我们可以考虑在中山其他区域开连锁店,现在老板也在考虑建立企业文化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据她表示,升不升级,关键是要看“你想做成什么样的企业,要短期效益还是长期的,如果要做大做强,必定要经历阵痛”。
据市工商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有2.35万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个体户在市场主体中的占比也逐渐下降。截至今年9月,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22.45万户,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的总数占市场主体总数的59.95%,降低至六成以下,比2011年实施“个转企”政策前下降18.55个百分点。据介绍,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实施《办法》后,办事流程得到优化,扶持优惠举措有力,预计将有更多投资者愿意以现代企业的形式进行登记。
关注
符合条件“个转企”
可享税收优惠
此次出台的《办法》最值得注意的是,符合条件“个转企”可享税收优惠。根据《办法》规定,个体工商户转型为公司,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具体来看,2019年12月31日前,中山将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符合条件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经认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条件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按规定加计扣除。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的,其个人所得税参照个体工商户相关规定执行。
采写:
南都记者肖伟
新闻推荐
商报讯(记者梁展宏)近日,作为远洋地产在中山市场开发的又一商住项目,位于民众镇省道S111(番中公路)侧的远洋山水营销中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