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中山 > 中山新闻 > 正文

让法治精神牢牢植根于青少年心中

来源:中山日报 2019-03-13 04:33   http://www.kcqsx.com/

□沈峰

换制服、整理仪容仪表、准备法袍、调试播放设备。3月8日早上8点30分,市第一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吴娟欢准备就绪,到门口等待师生们的到来。介绍法院文化、讲解法院立案登记流程和立案审判流程等基本常识、安排体验“模拟法庭”等,在普法教育宣传一线的吴娟欢就是法院的“导游”。一年多以来,市第一法院共组织四千余师生“零距离”体验庭审,引导学生尊法、崇法、守法,传递司法正能量。(3月12日《中山日报》)

市第一人民法院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治校的进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的意义。同时,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利于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有所闻,有的青少年甚至参与破坏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影响恶劣,社会反响很大。这说明,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是一个紧迫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是要在青少年时代对每一位社会成员开展系统的法治教育,发挥学校教育持续性、渐进性、专业性的优势,引导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从而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

青少年接受宪法等法治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精神,有利于他们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在一定意义上说,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关系依法治国的走向、深度和持久性。当然,让法治精神滋养青少年成长,一方面从注重法律知识传授向注重法治精神培育转变。因为法治教育本质上是法治信仰的通识教育、养成教育,在法律知识普及的基础上,更要传递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另一方面,在面向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应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青少年学生是学习主体。法治教育要走出说教式、灌输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和观察思考。法治教育更要体现平等公正、协商民主、理性思辨等法治理念,从“身边事、眼前人”讲起,寓教于乐、晓理于行,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产生思想的共鸣,进而成为行动的自觉。

总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校园的普法水平决定未来社会的法治水平。所以,应在“幼苗”阶段就注入法治的养分,让法治意识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新闻推荐

“银发一族”出游正当时

“这几年以来,每到旅游淡季,旅游团里八九成以上的游客都是老年人。”近日,记者走访多家旅行社的相关负责人时了解到,由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让法治精神牢牢植根于青少年心中)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