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中山纪念中学田径场,梁耀文在进行训练。12日,北京大学公布2019年中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营录取名单,来自纪中的准高一学生梁耀文,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名单的田径项目运动员。17日,这名15周岁的400米中长跑运动员,将赴北京大学接受指导和训练。
●因“热爱”起跑
14日上午,正值暑期的纪中校园内鲜有学生。走近田径场时,才听到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暑假期间,纪中田径队队员们仍在校内训练,15岁的梁耀文也在其中。早上6:30起床洗漱、吃早餐,9:00到田径场开始训练直到午间休息,下午4:00继续训练至6:00,晚餐后开始自习。这是暑假期间,梁耀文一天的时间安排。当天上午,气温高达34度,梁耀文换上跑鞋,在操场上练习弯道起跑和加速。站在一旁的教练笑着说:“不用担心,他们都习惯了。”
中途休息时,梁耀文和我们聊起爱上跑步的故事。“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我参加了学校一次趣味运动会,才发现自己原来跑得还挺快的。”梁耀文回忆说,那次运动会报名参加了400米和200米跑,两个项目都拿到了第一名。因为喜欢上在跑道上与人竞争,并且赢得掌声的感觉,升入小学六年级时,他主动加入了学校田径队。“小升初”那年,梁耀文就凭借跑步这个特长,以田径项目400米第一名的成绩,“跑”进了纪中。初二时,他首次代表学校参加广东省中学生田径冠军赛,获得全省第三名。在去年举行的第十五届广东省运动会田径赛中,他获得男子乙组4×400米项目金牌,400米项目铜牌。
●“阶梯式”缓慢成长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吃苦。”带了梁耀文三年的李飞介绍说,初一入校时,梁耀文的身体条件、技术都不算突出,但他在练习时从不偷懒,而且能够坚持。例如,在高强度训练时,即使身体有伤,他也从不请假。
“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跑步,如果一天不跑,就浑身不自在。”回忆过去三年的“进阶”之路,梁耀文说,主要靠“学”“问”。入队之初,不懂的技术尽量多问师兄师姐和老师,训练之外的时间,则自己从网络和书中去吸取知识。例如,反复看各类赛事的视频,研究别人起跑、加速以及冲刺环节的技术细节。
为选拔培养全国中学生优秀体育人才,今年7月,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针对全国各中学具有体育特长的优秀学生,发布2019年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营招生简章。据介绍,纪中共上报3名学生资料,最终仅梁耀文一人入选。记者通过北京大学公布的录取名单看到,田径类400米项目在全国仅选拔5人(其中400米栏2人),梁耀文是该项目全省唯一入选学生。对于此次入选训练营,梁耀文说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因为我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意料之外是因为还是有很多高水平的运动员来竞争的。”
文/本报记者 唐益 通讯员 贾金珠
图/本报记者 文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谭华健通讯员古迪)8月10日,记者从市科协获悉,市科协今年选送了两个项目参加在澳门举办的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