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的国际田联世界接力赛男子4×200米项目上,中国队在项目预赛中跑出1分21秒70的成绩,刷新了该比赛的亚洲纪录,为中国队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让中山人骄傲的是,四名接力赛队员中,有一名大涌小伙,他就是今年21岁的林俊泓。近日,林俊泓回到家乡休假,本报记者趁此机会探访了这位继苏炳添后的“中山小飞人”。
文/见习生 王蔚然
记者 夏亮红
通讯员 李泽凯
图/见习生 王蔚然
自小就是短跑健将
家门口广场就是他的“赛场”
8月20日,记者来到林俊泓家中,他已经在家一周了。他的同学、启蒙老师都曾前来探访。
林俊泓“跑得快”在街坊邻里中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1998年出生的林俊泓,是大涌镇石井社区人,曾在大涌镇旗南小学就读一二年级,后自小学三年级其转到安堂小学就读。因表现突出,在小学五年级时,林俊泓进入中山市体校就读,接受专业训练。
“小时候他就喜欢在家门前的小广场上和小伙伴们比赛跑步。”林俊泓的母亲林燕薇表示,林俊泓从小就活泼好动,特别喜欢跑步,家门前的那个小广场就是他和小伙伴们玩耍比赛的地方,由于俊泓跑得很快,所以大家都爱和他组队。
说起林俊泓,旗南小学和安堂小学不少老师也对这位学生有印象。“教了十八年体育,这个学生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安堂小学体育教师黄昆明说。在小学期间,林俊泓就在大涌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崭露头角,多次在全镇的中小学生运动会中获奖。进入中山市体校后,林俊泓在田径场上进步神速,在2009年大涌镇第二届体育运动会上,他和队友一起夺得该次运动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冠军。
在黄昆明认为,林俊泓能取得如此成绩至少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天赋好。他个子高,爆发力好,有训练短跑的潜质;二是对体育运动充满兴趣。林俊泓自小爱好体育运动,体育课从不缺课;三是勤奋。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从不“偷工减料”,对一些训练要求还超额完成。“看到他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我们都由衷祝福他,希望他为大涌、为中山继续争光。”黄昆明说。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林俊泓表示,他自小喜欢跑步带来的速度,享受胜利带来的快感。自五年级进入中山市体校学习后,跑步就从业余爱好变为林俊泓的专业学习项目。2016年,天津田径队到中山市集训,期间看中了林俊泓,经沟通,林俊泓成为天津队的一员。
少有露面却一鸣惊人
去年已入围国家短跑实力新人
经过了将近一年的训练,在2018年年初,林俊泓开始代表天津队参加一些全国性赛事。第一次比赛是在南京的全国赛上,林俊泓在男子200米项目中发挥失常,没能进入前8名,但他的成绩却能进入当时全国该项目的前30名。对于第一次参加全国赛的年轻选手而言,着实不容易。
同年,林俊泓去美国进行特训,也正是这次特训,让林俊泓得到更大的提升。
在2018年全国短跑、跨栏、跳跃及接力项群赛暨辽宁分区赛上,林俊泓代表天津队出战。在男子200米项目决赛中,他在风速每秒逆风0.1米的形势下,跑出了20秒79的成绩,成功夺冠,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收获的首个全国冠军。
对于20秒79的成绩,如果放在2017年全运会上,可以获得第四名。而在2017年,林俊泓200米最好的成绩约为21秒5,还未能进入全运会舞台。
业内人士将林俊泓和中国男子200米主力选手谢震业进行比较,谢震业在林俊泓这个年龄时,200米的成绩在20秒5左右,但该成绩是谢震业在大量比赛的情况下跑出的成绩。而少有露面的林俊泓,20秒79的成绩着实能让外界对他充满期待。
2018年,中国田径中心发出通知,召集一批实力运动员进入国家队训练营,林俊泓入围,成为短跑实力新人。
2018年后,林俊泓在多个全国性乃至洲际级别赛事中表现出色。2019年6月4日晚,在重庆江津进行的2019年亚洲田径大奖赛上,他与队友杨洋、莫有雪、骆文熠以38秒93的成绩获男子4×100米项目冠军。5月12日,在2019年国际田联世界接力赛男子4×200米项目中,他与队友莫有雪、骆文熠、別舸在项目预赛刷新了亚洲纪录,在决赛中以1分22秒81获得第六名。
对于在2019年国际田联世界接力赛上的表现,林俊泓仍然记忆犹新。“大家组队时间不是特别长,能跑出这样的成绩给了大家很大信心。”林俊泓表示,当时包括教练组在内,大家对新组建的这个接力项目小队都充满信心,赛前初步定下的目标是在赛事中打破全国纪录,但最终打破了亚洲纪录。
即将开启大学生涯
希望像苏炳添一样为国争光
作为中国的短跑名将,苏炳添是中山人引以为傲的体育明星。林俊泓表示,同样出身中山体校的苏炳添既是他的偶像,也是他的奋斗目标。
对于未来,林俊泓有着清晰的思考:保持专注,提升自我。今年9月,他即将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开启他的大学学业,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目前离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近1年时间,林俊泓能否登上奥运会的大舞台?“目前我的成绩离参加奥运会还有一定距离,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不太现实,但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像师兄苏炳添一样为国争光。”林俊泓坚定地说。
“他不训练就骨头痒,这几天回家了也一直坚持训练。”母亲林燕薇笑着说道,希望自己的儿子通过刻苦训练,能为国争光。
新闻推荐
用微笑融化病人的伤痛,用耐心疏解病人的忧虑,用真心帮助病人康复,8月19日是中国第二个医师节,记者走访了这样一群医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