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文近日,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名单揭晓,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大二学生黄瑞文入选。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正在中山一餐厅做暑期工,为下学期积攒生活费。幼年丧父,母亲外出打工供3姐弟上学。家庭贫困,但一家人始终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进入大学后,通过参加各类比赛、社会活动,黄瑞文通过自身努力换回一本本获奖证书。
本报记者 唐益 图由受访者提供
家贫仍坚信读书改变命运
今年21岁的黄瑞文,出生于河源市紫金县好义镇小古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经常有一餐没一餐,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鸡肉吃。”回忆起童年生活,他的记忆中,“贫穷”仍是主题词。
黄瑞文5岁那年,父亲突然离世,让这个家庭几乎陷入绝境。“再苦再累,也要供你们上大学,有了文化就可以走出去。”黄瑞文回忆,只有小学文化的妈妈一直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子女的唯一出路。父亲去世后,身患残疾的妈妈将姐弟三人寄养在爷爷家,独自外出打工,每学期回家一次。原本逐渐走上正规的生活,又因爷爷的去世被打乱。“爷爷去世后,家就散了。”随着姐姐们升入初中、高中住宿,黄瑞文独自在老家度过了三年时光。
两年前,黄瑞文迎来了高考,但成绩并不理想,没能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很多人都认为大专没什么用,不如去打工挣钱,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但是与妈妈长谈后,黄瑞文选择了继续读书,“妈妈常说,再苦再累也要让我们上学,以后有了文化就可以走出大山,创造自己的未来。妈妈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我也坚信,读书改变命运。”
挣脱自我束缚走向社会
黄瑞文的朋友圈中,记录着他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做兼职、做助理、参加各种比赛。如今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他,在上大学前其实是个少言寡语的人。
“我从小因为家庭的原因,很少跟别人交流。初中的时候,我经常一天不开口说话,不离开座位。上大学后,我意识到这样难以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因此下定决心改变,朝着目标和梦想奋进。”黄瑞文决定突破自己。大学入学之初,他频繁参加社团面试,但全部落选。此后,每天去图书馆看书充电,成为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次手语比赛,成为他突破自我的转折点。大一刚入学不久,黄瑞文所在班级举行了一次手语比赛,抱着“凑数”的心态站上讲台,却意外收获了站上讲台的勇气。从那以后,他开始频繁参加校内外各类大赛。今年3月,黄瑞文参与的项目“基于一种嵌入式系统与OLED显示屏智能货架的研发”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得省赛二等奖。
在兼职、参赛之余,黄瑞文还参加了学生干部志愿服务。中山市马拉松志愿服务、古镇马拉松志愿服务、中山市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志愿服务、迎接新生志愿服务、运动会志愿服务活动等等各种大小不一的志愿者活动上,都有他的身影。
“相比同龄人,我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富足的生活条件,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自卑,我相信靠自己也能实现梦想。我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却可以选择面对生活的态度。”黄瑞文说,目前他正准备专升本,未来计划自己创业,目标是开汽车保养实体店。
新闻推荐
中山市运会“红旗杯”镇区成年组羽毛球赛收官 火炬区代表队获团体第一名
本报讯(记者余兆宇实习生黄岚摄影报道)中山市第八届运动会“红旗杯”镇区成年组羽毛球比赛在中山市中羽体育俱乐部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