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山
新岭南 > 广东 > 中山 > 今日中山 > 正文

中山市强化责任意识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中山商报 2019-08-28 08:09   http://www.kcqsx.com/


中山市大力打造大湾区西翼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谋划综合大交通格局,充分发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辐射能力。图为深中通道海上作业平台。缪晓剑 摄石岐区总部经济建设施工工地。余兆宇 摄核心提示

7月24日下午,历经近10小时的精心施工组织,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第二个钢吊箱预留孔洞与28根群桩基础完美结合,标志项目伶仃洋大桥东索塔钢吊箱全部下放完成,将正式转入水上施工阶段;在深中通道西侧,中山市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翠亨科学城的城市设计草案今年5月公示,明确翠亨科学城定位为湾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

与翠亨新区同为中山未来城市的两大核心之一——岐江新城,33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在未来将形成“一心四核,两轴三片,多廊道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以总部经济区为中心,打造中山城市新中心区片区、中山北站高铁新城片区及江北科创产业聚集区。岐江新城提升规划以及金钟湖北片区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区品质提升规划均于7月份通过审议。

……

一系列重大平台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空间规划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各部门各镇区一股你追我赶的建设热潮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添亮色。

8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和8月15日省委书记李希中山调研讲话要求,认真总结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情况,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接下来,中山市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在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笃定前行,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按照“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中山所能”,全面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奋力把中山建设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

吴森林 市大湾区办

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港口新格局

打造大湾区西翼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大湾区西翼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重在系统谋划综合大交通格局。据市大湾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市系统谋划现代化、立体化、综合型的大交通体系。在铁路方面,通过争取引入更多高铁通道、城际轨道资源布局中山,推动与大湾区核心城市轨道交通成网化、通勤化、公交化,力争将中山站打造成为现代化的大型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在公路方面,全面对接周边城市,加快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二环十二快”快速路网建设,增加起湾道、世纪大道快速化改造,全面打通南北、东西方向快速通道,充分发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的辐射能力。在港口、航空方面,依托铁路、公路、水运连接,快捷共享珠三角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和深水港,推进异地候机航运中心建设。

为切实加快交通项目建设,中山市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对照2024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时间节点,制定中山市交通项目整体建设倒排计划,确保在2024年前完成1500亿元的投资建设任务。充分利用中山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红利,为交通项目建设“松绑”,联合各相关部门全面提速建设的各个环节,协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科学合理安排项目施工,在确保尽可能减少扰民的情况下,高效推进交通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围绕市政府提出的交通建设“倍增计划”,中山市交通项目建设全面加码,今年交通项目投资计划为118亿元。

目前,中山市在建交通项目共26个,其中高速项目6个,干线公路项目17个,轨道项目1个,港口项目2个;计划今年完工项目4个,计划今年开工项目8个。“深中通道桥梁、隧道工程均已开工,西人工岛已成岛,东人工岛已完成堰筑段临时围堰。”市交通运输部门有关人士介绍,除深中通道建设加紧推进外,高速、干线公路及轨道项目也进展顺利,广中江高速、中开高速等加快推进。此外,今年计划完成项目包括北二环、黄圃快线Ⅰ标等3个项目,计划开工包括G105南线、古镇快线、大涌快线等8个项目。“南沙港铁路中山段已动工,计划2020年建成通车。深茂铁路中山段计划2020年动工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城市轨道积极推进前期工作。”

现代化滨海新城有了实施路径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将东部沿海片区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建设,从市级层面通盘考虑东部沿海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前不久,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中,明确提出“支持中山翠亨新区建设”。与翠亨新区遥相呼应,中山东部的民众创新园、城区的岐江新城、金钟湖片区、岐江河一河两岸的规划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根据《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和《中山翠亨科学城城市设计》,中山市将以国际化视野、前瞻性思维、创造性设计为宗旨开展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的翠亨科学城,旨在打造为湾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

从翠亨新区控规调整和翠亨科学城的规划设计可以看出,随着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的推进,翠亨科学城将从区域交通末端跃升为珠江西岸的重要交通节点。当前,正在推进建设的深中通道、东部外环高速、中山客运新港,可使翠亨科学城未来可以通过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一小时到达广州南沙、深圳前海、香港机场、澳门、珠海等地区。

翠亨科学城的规划、布局和城市功能的设计,是充分考虑到与深圳前海、深圳大空港、深圳海洋新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东莞滨海湾新区等区域重要节点关系的,尤其注重从强化湾区互动、粤港澳合作、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联动周边区域发展方面入手。

深度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提出,支持澳门科技大学落户中山。据悉,6月份中山市已向广东省教育厅提交了中山科技大学的申报材料。目前已成立中山科技大学筹建办,委托由市教体局管理。中山科技大学土地和建设资金承诺函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审定通过。筹建办正加紧向全球招聘校长、网罗教学和科研人才团队。

而香山大学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土地和硬件基础,据介绍,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已于2014年在板芙镇购买了1800多亩土地及建筑物,目前正在理顺合作机制,争取国家教育部的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框架下,推进澳门科技大学和中山市政府的合作,推动香山大学建设。

当前,中山市正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努力深化拓展与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全面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把中山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过去一年,中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速——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哈工大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中心、中山—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创新中心、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落地,使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456家。

市大湾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提出将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支持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参与粤港澳科技创新联合行动。通过对接建立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使用机制,鼓励创新人才、创新主体使用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创新研究。

搭建健康医药产业“三大平台”框架

打造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升级版

2019年中山“3·28”招商引智洽谈会期间,南朗镇签订的意向项目总投资32亿元,其中健康医药产业项目占据了绝大部分。不仅是南朗镇,在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的重点招商项目中,健康医药产业占了较大比重。

火炬开发区的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翠亨新区的生物医药科技园和南朗镇的华南现代中医药城是中山发展健康医药产业的重要平台。其中,火炬开发区内已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火炬智慧健康小镇、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核心区等产业平台,已集聚超过300家健康医药企业,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健康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此外,全国医药卫生领域最高级别奖项吴阶平医学奖已在中山连续举办了10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华南分院以及香港大学与广东药科大学合作建设的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等健康医药研究机构相继落户中山,形成了健康产业全产业链集群,中山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已超800亿元。

市大湾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发挥生物医药科技项目载体的引领作用,中山市为支撑创新区建设已开展了多项重点工作。如已与澳门特区政府正式签订《关于共同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合作框架协议》;已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签约共建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中山学院等;已落地推进香港大学与广东药科大学在中山共建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以及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等。

在此基础上,中山市将进一步推动生物医疗科技创新,加强与港澳在生物医药、医药产品、基因技术、体外诊断试剂等方面高端医疗技术合作,积极争取生物医药、健康医疗等先行先试政策和国内外创新生物医药项目落户,促进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和创新医药成果产业化,将创新区打造成为大湾区生物医药研发和制造基地、国际高端医疗和科技服务集聚区、健康领域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并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以及就业、创业、学习、生活等提供更加便利条件。加快打造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平台。

从火炬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到翠亨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再到南朗镇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健康医药产业“三大平台”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中山东部组团构建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推进中山与港澳经济社会文化深度合作

携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炎热的上午,64岁的澳门居民朱醒雄喝完早茶,骑着一辆半旧的单车来到位于三乡镇东安金域名苑北门的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惬意地边喝茶边翻阅澳门和中山两地报纸。看完报纸,他前往三乡雅居乐车站,搭乘直达珠海拱北的公交车,约一小时后从拱北口岸过境到澳门游泳,游完泳再返回三乡吃晚饭。已在三乡雅居乐小区居住了三四年的朱醒雄,乐此不疲地过着跨境生活。

2018年11月,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在三乡镇设立内地第一个办事处。大半年来中山办事处很快融入了许多澳门乡亲的生活。据办事处副主任徐伟乐透露,从去年年底起,办事处积极搜集澳门乡亲的服务需求,了解在中山的数万名澳门居民有关生活、就业、医疗等方面需求和想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协助当地有关部门更好开展服务工作。

开放、包容的宜居宜业宜游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士来中山创业、定居。香港工联会中山工联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潘志辉表示,整个中山中心的工作人员中,他是唯一的香港人。面对港人的来电、来访,他和同事们不管大事、小事都一一做好记录,认真解答。中山工联咨询服务中心成为中山、珠海、江门、阳江、茂名和湛江等城市香港居民的“贴心服务”机构,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为香港人在中山乃至粤西生活提供了更多咨询和便利。

在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区216卡办公室内,“90后”澳门创业青年李志红连日来带着创业团队,为跟进公司新的合作项目日夜加班。他所创办的文化传媒公司——至红传媒进驻孵化区两年后,李志红逐渐忙碌起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中山市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区、翠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火炬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南区国际青年科创谷等已经成为了港澳青年的一片创业热土。

从中山市出发,追寻孙中山先生的足迹——5月16日,由中山市政协和香港大公报联合主办的孙中山文化粤港澳行活动在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孙中山故居启动,再次串联起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文化“公约数”。与此同时,中山市正加强文化遗产游径宣传推广,如利用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5·19国家博物馆日积极推广中山文化遗产游,将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展位融入孙中山文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元素。

……

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提出,要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其与香港、澳门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中山中心、中山办事处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设立,为中山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度对接港澳资源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不断推进了港澳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携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当前,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履行中山使命中山责任,纲举目张带动全市改革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筑底回升的强大支撑,在携手港澳共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中贡献中山力量。

新闻推荐

拉网式灭蚊 呵护群众健康 民众镇登革热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本报讯近日,市卫健局副局长杨汉东率队到民众镇进行登革热防控督导工作。市督导组先后前往民众公园、远洋山水楼盘在建...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山市强化责任意识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