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行业龙头企业投资落户,有利于引领中山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地方龙头企业数量,往往与其经济综合实力成正比。在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企业集聚的趋势越发明显。记者从市发改局获悉,上周由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9年广东企业500强”名单正式出炉,一批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型知名企业悉数上榜。其中,中山10家企业榜上有名,数量排名全省第七,位于广深、佛山后的第三梯队。其中,上市公司成为了中山企业上榜的主力军。
文/记者 梁展宏 图/记者 洪喜鹏
【榜单亮点1】
超九成上榜企业来自珠三角
中山上榜企业数量排第三梯队
记者从本次公布的榜单看到,排名全省前十的企业分别为:中国平安、华为、华润、南方电网、正威国际、恒大集团、富士康、碧桂园、招商银行、广汽集团。这些上榜企业除了大多数都是中山市民所熟悉的知名“巨无霸”外,强者恒强的趋势在这份榜单上展露无遗。
从行业分布来看,广东500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251家,占半壁江山;服务业和流通业企业239家,占比47.8%;综合性企业10家。以研发投入的总额来看,华为、美的、比亚迪等企业的研发投入净值位居前三名。
在近年大力发展的服务业方面,虽然和去年相比数量比例下降,但营业收入增长更快。譬如,前100强中的服务业企业的营收总和增速,要高于前100强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报告指出,除了增速加快外,服务业还有一个新特点:金融业入围数量仅次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反映出广东总部经济和企业集团化发展之后的金融服务趋势。
记者还留意到,在本次榜单中,500家入选企业分布于广东19个城市。其中,超过九成来自珠三角城市,前10强企业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三市,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的21家企业同样来自珠三角,其中深圳11家,广州6家,佛山2家,珠海和惠州各有1家。
从500强企业的区域分布上看,呈现4个梯队:深圳、广州毫无争议地位居第一档,199家深圳企业、161家广州企业入选,远超其他城市。40家入选企业来自佛山,独占第二档。
东莞(17家)、珠海(12家)、惠州(11家)、中山(10家)、汕头(10家)位居第三档。其余城市则位居第四档,入选企业均少于10家。
对此,报告分析指出,龙头企业在珠三角城市群加速集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尤其是大企业的稳健发展成为广东经济的重要支撑;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趋提升。
【榜单亮点2】
全省超千亿元大企业达21家
中山靠上市企业“打榜”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500强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总和达到13.23万亿元。其中,排名前三的中国平安、华为、华润三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就超过2万亿元。此外,全省营收超千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包括上述三家在内)达21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10家。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企业当中,大型上市公司占到了大多数。而这种情况在本次中山上榜企业中同样明显。中山上榜企业分别是(数字为企业在全省500强中的排名):
104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
130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
135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2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236 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280 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335 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32 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36 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93 广东鹰唛食品有限公司
在这10家中山上榜企业中可以看出,除了完美、鹰唛食品两家中山知名的生活用品、食品企业外,其他8家企业均为A股上市企业。考虑到目前中山有22家A股上市企业,也就是说有约三分之一的中山A股企业跻身全省500强。
记者粗略对比发现,其实这种靠当地A股上市公司“打榜”全省500强的情况,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同样明显。不过,对于目前中山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数量达到95%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无疑成为中山打榜全省企业500强最有力的“武器”。
记者也同时留意到,受去年宏观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影响,一些中山A股上市公司业绩的下滑也让其失去了全省企业500强位置,譬如大洋电机、奥马电器、达华智能、依顿电子等。此外,早前赴港上市的益华集团也跌出了本次榜单。
【本地市场】
加快培育上市乃企业“练肌肉”做大做强的关键
在本报上周的报道中,记者为读者带来了关于《后专业镇时代 “小散”局面如何突破?》(详见2019年08月30日A03版)相关报道。多年来,尽管地方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但企业规模“星星多、月亮少”一直是中山经济转型升级道路上最艰难的挑战。尤其是过去一年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山多个特色产业的众多中小型企业暴露出抗风险能力弱的现实。而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链不但同样面临着市场风险压力,转型升级的难度也同样不小。
市金融局表示,企业上市是实现民营企业壮大发展最好的途径。为加大促进企业上市工作力度,进一步发展利用资本市场,今年8月中山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上市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指出,力争到2023年,全市境内外上市及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达到130家,直接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达到1000亿元,把中山建设成为全省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中,经市企业上市工作协调小组认定的上市后备企业、“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本市相关企业,以及在中山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将获得政策扶持。根据企业推进上市工作的进度和具体融资情况给予资金补助,单次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
《意见》还明确提出,未来几年,中山将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在完善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机制方面,为企业上市提供高效、通畅、便捷服务。对企业改制过程的审批事项及近三年守法规范生产经营证明,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有关部门一律给予“绿色通道”待遇。
另一方面,近年中山明确将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药三大产业作为中山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同时,这三大产业作为现阶段中山招商引资的重点,中山更加希望能让优秀的创业团队、人才、资源真正落户中山,让中山成为这些企业逐步做大做强的总部。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未形成长效机制,港澳投资高端优质项目较少;重大项目招引面临挑战,缺乏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行业龙头等投资项目落户。如何弥补这些差距和短板,需要中山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花更大的力气和资源。
相关阅读
总投资最低5000万元起步: 中山市2020年重点项目申报本月10日结束
为重点突出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民生保障三大领域,中山市2020年省市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已于上月底启动。本次申报按照线下线上结合方式进行申报,截止时间为9月10日。
记者了解到,本次计划安排方向主要包括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要民生保障工程项目。其中,重要基础设施项目要求总投资应达到5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要求投资强度原则上不低于380万元/亩。重大民生保障工程项目总投资应达到5000万元以上。
至于2019年省市重点项目,除已建成或终止建设外,原则上续列为2020年省重点项目,续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期年度计划投资原则上不低于总投资的30%。新开工项目要求项目已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在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获取统一项目代码,项目有关信息已完备、真实、有效录入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同时,项目规划条件、用地指标、资金、环境影响评价等建设条件已基本落实,2020年10月底前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新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原则上不低于总投资的10%。前期预备项目要求项目建设方案已确定,2021年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新闻推荐
用奋斗描绘青春的底色 “90后”律师黄保玲坚持原则守护正义,怀揣本心活出自己的态度
黄保玲在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室里,堆积成山的文件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各类法律书籍整齐排列在书架上,几沓做了标记的档案袋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