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日,曾苏振(右)带领志愿者在三乡各小区开展“以废易绿”的志愿活动。9月8日上午,“以废易绿”活动在三乡雅居乐新都汇小区进行,活动的举办单位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美邻美换。即通过邻里之间的交换来实现双赢的美好愿望,用植物盆栽置换小区业主的可回收垃圾,通过这种方式宣传垃圾分类。
文/见习生 陈雪琴 本报记者 徐世球 图/本报记者 黎旭升
当天上午9点15分,记者来到活动现场时,三乡镇“美邻美换”志愿服务队队长曾苏振及其成员正在摆放展架、盆栽。今年44岁的曾苏振坚持做公益已13年,2013年9月,成立“美邻美换”志愿服务队。现在,他不仅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还是电子厂的老板。每到周日,曾苏振就带领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在三乡各小区开展“以废易绿”的志愿活动。
“叔叔,我要这个盆栽。”4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的带领下,拎着塑料瓶和废纸壳前来换盆栽。“以废易绿”活动现场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别看现在人多,志愿队刚成立时,根本没人搭理我们。”曾苏振说,能有现在这种效果,和每位志愿者的付出分不开。
在“以废易绿”活动现场,志愿者李梅一家三口都在忙前忙后地搬东西。李梅介绍,这个活动,培养了上二年级女儿的环保意识。“现在女儿回到家,就会告诉奶奶,这个东西不能扔掉,可以拿去换盆栽。”对于李梅而言,队长曾苏振在团队里是不可替代的一员,“因为队长他会指导我们如何宣传环保知识,如何布置场地,如何跟居民有效沟通。”
每到周日,“美邻美换”志愿服务团队便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小区开展“以废易绿”宣传垃圾分类活动,主要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废品,例如旧书报、塑料瓶、纸皮等物品,按照相应标准给换购者盆栽等作为回馈和激励。团队志愿者成员将居民换置的物品集中转卖,转卖所得的钱再用“以废易绿”活动开销或者其他环保活动。
到目前为止,“以废易绿”活动已经开展70多期,约1万人次参与,累计服务达两万小时,兑换绿色植物1万多盆。在曾苏振的带领下,三乡镇“美邻美换”志愿服务队获得由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山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颁发的2016年度和2017年度中山市最佳青年志愿服务团队,曾苏振本人也获得了2017年度中山最美青年志愿者荣誉和五星级志愿者。
谈及做志愿者的初衷,曾苏振笑着说:“很简单,就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2006年,在三乡一家敬老院里,曾苏振和其他志愿者在院子除草、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当我看到一位婆婆拉着队友的手说,记得常来看看时,我内心感到很充实,很快乐,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那件事之后,我便下定决心要坚持做公益。”
跟曾苏振一样,2006年,前后约有50人加入三乡志愿者服务队,如今仍在坚持做志愿者的不到5人。13年坚持做公益,并不容易,期间也有许多让曾苏振感到沮丧的时候。“刚开始,老婆并不支持我。”曾苏振坦言,家里有两个孩子,一家工厂,他除了工作就在外面做公益,照顾家庭的时间很少。甚至有时候,老婆还要帮忙处理工厂的事情。衣服没人洗,地没人拖,小孩作业也没人辅导,刚开始老婆经常因为这些事情跟我闹情绪。“现在孩子都长大了,家里的事情也少了,感受到志愿者付出的意义,老婆开始理解我,支持我了。”曾苏振说。
新闻推荐
2019“行走的课堂”青少年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引导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报讯(记者王伟)读万卷立言书,行万里成长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9行走的课堂青少年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