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翟莉莉核心提示
10月8日是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四五十岁的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率近年来逐年增加,这些高血压患者常伴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生活或工作压力较大、钠盐摄入过多、热量摄入过多、运动不足、肥胖、吸烟、酗酒等。昨日,市中医院心内科医生在义诊时指出,这些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及时有效地改变其生活方式,这也是预防、控制中青年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中山市高血压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
今年4月,高血压专病医联体中山市分中心正式启动,包括市中医院、博爱医院在内的20家医院及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其中。调查显示,中山市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为31.6%,治疗率为23.2%,控制率为7.3%,仍处于较低水平。据介绍,高血压专病医联体中山市分中心启动后,形成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省级中心、地市县分中心及基层成员单位为主体的四级联动模式,在医联体内部施行统一的管理平台、统一质量评价、统一的医生培训方案、统一的宣教内容,真正将高血压患者管理起来。
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冉旭表示,目前该院门诊中高血压患者占30%左右。根据临床情况估算,中山高血压患者接近80万人,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近年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也呈增多趋势,在他们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年纪最小的仅18岁。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病友或药店的推荐用药,甚至偏信广告中的"好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有害的,也不安全。”火炬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医生指出,近年来,基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在逐年提高,该区为35岁以上人群免费测量血压,有利于高血压早发现早治疗,对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全科医生会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辖区慢病防控管理范围。
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疾病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2.7亿。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冉旭介绍,近年来,高血压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占到该院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的一半左右,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有些是体检发现,有些是有头晕症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有高血压。
有的人认为,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冉旭表示,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即使血压明显升高,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血压,仍没有不适的感觉。但血压处于较高水平,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发展。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一次。
冉旭表示,中青年高血压的另一个重要临床特点是常表现为“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常伴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去除致病因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强化限制钠盐摄入、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等。但多数情况下,降压药物治疗仍是最可靠的控制血压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对血压130-139/85-89mmHg正常高值阶段、超重/肥胖、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者应进行重点干预,定期健康体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黄琳
医生支招
每个人都可通过下列5项具体措施,把罹患高血压的几率降到最低:
1.注重健康饮食;
2.避免过度饮酒;
3.保持适量运动;
4.停止吸烟和接触烟草制品;
5.以健康的方式处理压力,如可冥想和积极的社交活动等。
新闻推荐
受委托,定于2019年10月22日上午9:30在中山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按现状以增价方式公开拍卖中山农产品交易中心水产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