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咖”休闲成为一些年轻人减压的方式。
逗趣“加菲猫”对于爱猫的“猫奴”来说,一只猫咪足以缓和都市上班族的日常紧张。如果能被猫咪围绕,无疑是最惬意的事。然而,不少爱猫一族并没有时间和精力亲自养猫。瞄准这一“痛点”,中山近年来兴起了猫咪咖啡店。周末的午后,坐在“猫咖”温馨的沙发上,手捧一杯咖啡,脚边躺着几只毛茸茸的猫咪,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玩猫”解压,让这些喜爱猫咪的“猫奴”圆了一场养猫梦。
“玩猫”成年轻人减压放松新方式
10月周末的下午,石岐区的“点点cat”“猫咖”里坐满了客人。从带着小孩的父母,到年轻的情侣,再到同学聚会的学生,前来“玩猫”的客人各色各样。
这家“猫咖”已经开了5年,店主是年轻的女孩Cindy。Cindy曾经是烘培师,在开“猫咖”前养了五六只品种猫。去年,热爱猫咪的Cindy投资8万元,从朋友手中接下这家已开了四年的“猫咖”。为了节省成本,店里目前只有一名店员。
这间仅有40平方米的店面外刷着蓝绿色的外墙,推开禁闭的玻璃门,空气中飘来一股“猫味”,迎面一个多层猫笼里挂着卡通毛绒玩具,几只小奶猫正用毛绒绒的小爪子轻轻拍着它们。
一对年轻情侣刚坐下,店里的“猫店员”便走了过来。一只银渐层小猫灵活地跳上桌子,歪着头好奇地看着他们。女生忍不住伸手摸着小猫柔软的毛发,男生则掏出手机凑近帮忙拍照。
胖胖的小男孩涵涵是店里的熟客,一进猫咖,他就熟悉地找到他最喜欢的一只三花加菲猫,蹲在旁边摸了起来。“这样摸,猫就不会生气,也不会逃走了。”看到有客人摸不到猫,涵涵像老师傅一样传授起了经验。
等待了几十分钟后,客人们终于喝上了老板Cindy调制的沙冰。因为店员少,客人一多,等候的时间就要延长,不过大多数客人都不会介意。“在店里和猫猫玩才是第一位,能待久一点更好。”涵涵抱着猫说。
Cindy的“猫咖”内常驻猫咪有十几只,顾客还可购买部分猫咪。“相比到宠物店隔着笼子选猫,“猫咖”这种能让顾客和猫玩耍的方式更能让人选到适合自己的猫。”Cindy指着一只银渐层猫介绍,“过几天这只猫的新主人就要来接走它了。他本来没想养猫的,但是来了好几次和这只猫玩得很好,就决定买它回家了。”
猫“香”也怕巷子深
据不完全统计,中山有6家“猫咖”,大多分布在商业圈和高校附近。这些餐饮店的消费群体主要以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为主。人均消费在40元至80元不等,部分“猫咖”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套餐,顾客只用花上几十块钱,就可以在此玩上一下午。
“我们店里的最低消费是30元,一般顾客点一杯饮料就可以随意坐了。假期时客人较多,经常有人在外面排队等位。”Cindy说。经营一年多来,生意正好收支相抵。“我不指望靠它赚大钱。有得必有失,开"猫咖"比较自由,又可以和喜欢的猫猫待在一起,挣钱少一点也可以接受。”为了解决店面过小的问题,她明年打算和房东沟通,将店面扩大到70平米,容纳更多顾客。
相比起“点点cat”,西区“80pet”猫咪生活馆走的是高端路线。今年国庆期间试业的“80pet”猫咪生活馆,其两层店铺有着高大的玻璃墙,地面铺着光滑的木地板,“猫味”不太明显。1000多平方的店面中有400多平方为“猫咖”所用。
走上二楼,一道半米高的玻璃门隔出了“有猫区”和“无猫区”,洗干净手,换上鞋套就可以进入“有猫区”。几个类似榻榻米的日式小隔间形成了就餐区,墙边设计了别致的玻璃屋和装饰角供顾客拍照。
童女士和朋友刚坐下来就被几只蓝眼睛的布偶猫团团围住。两人一边摸摸这只一边摸摸那只,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自己也养了猫,不过每个月都会来几次猫咖,毕竟"猫咖"的猫种类比较多,数量也多。”童女士说。
店主“团长”介绍,以前中山宠物猫和狗的比例为2:8,如今宠物猫的比例已上涨到60%,宠物猫消费市场很大。市面上一般的“猫咖”面积不大,以蓝猫、美短等价格不贵的品种猫为主。
“"猫咖"的经营寿命大多是18个月。业内人都知道,它的主要盈利点是卖猫,餐饮收入很少。因此一些"猫咖"不太注重餐品质量,很多客人只消费一杯饮料。所以很多"猫咖"都是在推广后成为"网红",挣一段时间的快钱后就倒闭了。”“团长”说。
为了让猫咖更“长寿”,“团长”做了很多尝试。他选择了四五十只高端品种猫作为驻店猫,还请了6名烹饪人员专门负责烹饪,并开展了宠物摄影业务。“像无毛猫、缅因猫这样的驻店猫市场价都是上万的。另外我们每个月都会给猫咪洗澡,并换了新风系统,解决"猫咖"异味的问题。”“团长”说。
“之后我们打算实行会员制,来"猫咖"的客人要缴纳一定的"门票费",一般客人都是我们的老主顾,不少人也养了猫,但仍过来体验一下和不同种类猫咪相处的感觉。”“团长”抱着一只无毛猫说。
文/本报记者 张房耿见习生 文露漪 图/本报记者 孙俊军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翔宇通讯员刘洪希)10月31日,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队在“中山交警”微信公众号发起“你最讨厌哪种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