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中江高速港口出口检查点,执勤人员在雨中各就各位,忙个不停。“雨再大,也不能漏过一辆车,特别是乘大巴回来的市民,全部都要扫码登记身份……”中江高速港口出口,淅淅沥沥的雨中,55岁的罗伟钦反复强调。这里是中山最早设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查点的路段之一,也是较早成立临时党支部的防控点。一群党员干部和志愿者24小时坚守于此,成为防控病毒入城的“铜墙铁壁”。
文/图本报记者 卢兴江
■雨棚突然塌了,疫情检查仍旧继续
2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这个检查点时,正下着雨,工作人员正忙个不停。前面的警察查验身份证,交警随后核验车牌,判定是否来自疫情发生地,紧接着由“白衣天使”测量司机和乘客的体温。如果来的是七座以上客车或是载货车辆,民警就会引导至指定位置,扫码登记,不漏过一辆车,不错过一个人。
高速出口搭建有一个大雨棚,即便是加长版大型货车开窗接受查验,司机也不会淋到雨。部分工作需要在雨棚之外进行,特别是货车增多时,不少民警只能冒雨疏导。天气反复无常,雨停了,民警刚把伞搁在路边,突然大雨降临,再跑去拿的时候,全身就被淋湿了。即便这样,没有发现有民警放下工作,进雨棚避雨。
罗伟钦是港口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教导员,检查点成立临时党支部时,被任命为党支部副书记。“昨天早晨,这里的雨很大,雨棚顶部积了大量的水。突然,一阵巨响,雨棚一角塌了,一根柱子被拉倒。当时,雨棚里正在查车,大家都吓了一跳,好在有惊无险!”罗伟钦说,简单的雨棚中,检查工作仍旧继续,大家都知道,如果停下来,出口位置就可能排成长队,形成拥堵。
■战“疫”20天,老党员老民警不退缩
一面鲜艳的党旗竖立在雨棚前面。罗伟钦说,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希望与力量。党员干部冲在最前,群众才能安心。
“拿我们交警大队来说,总共10多名交警,不仅要守好这个中山的"北大门",还要处理日常交通事故。值守以来,大家加班加点轮值,遇到紧急情况,还会连轴转,更别说休息了。”罗伟钦动情地说,每个人都处于高负荷,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工作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这个时候,执勤点的老党员,老同志,老民警没有一个退缩,忠于职守,我认为这就是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罗伟钦说。
受此影响,一些群众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战“疫”中写了入党申请书和表决书,跟老党员老同志老民警并肩作战,抗击疫情。其中就包括民警陈志勇、吴凯峰,辅警梁镇宇。
■妻子怀孕八月,辅警吴建斌隔窗相望
采访时,一位身材魁梧,穿辅警服,手持一部手机,一会跑车前,一会跑车后,不停扫描出口车辆车牌的年轻人颇为醒目。一打听,知道他的名字叫吴建斌,是一名辅警。
“大年初一开始,我就值班,到现在确实没有休息过。最辛苦的时候是值通宵,特别是后半夜,有时实在是太困了。即便是那个时候车辆很少,有时十多分钟才来一辆,但是,你不能打盹,一方面现场没有防护,太危险;另一方面,要是漏检了一个携带病毒的人,那就麻烦了。”吴建斌说。
吴建斌的家就在检查点附近,可是他没有回过一次。其妻子怀孕8个月了,值班前一天,考虑到没人照顾,就被送到了岳父家。值班20天,吴建斌回父母家一次,回岳父家一次,而且呆的时间都很短,也不在家吃饭,甚至是戴着口罩,隔着窗户看了妻子一眼。“每天检查几千人,谁知道有没有接触到病毒呢,所以,还是不见面的好。”说这话时,吴建斌的眼圈都有些红了。
新闻推荐
中山市水务局制定重点排水区域防控措施及操作指南 严防病毒通过排水设施扩散传播
本报讯(记者李丹丹)市水务局近日制定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重点排水区域防控措施及操作指南》,避免致病病毒通过排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