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宗。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坊。
杨启文旧宅。
嘉南堂老照片。
广州市北京路科技书店。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文/陈琳琳 图片来自网络
中山市南朗镇的翠亨村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这里历史名人荟萃,也留下众多的文化建筑遗产,如我们熟知的孙中山故居、杨殷故居、中山纪念中学等等。其中一所建于清代的民居——杨启文旧宅,最近被列入了第六批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它背后的故事与一位不凡的建筑师有关。
杨启文旧宅建于清同治年间,是翠亨当地传统大宅的代表之一。建筑坐西向东,正宅为三间三进,中轴对称,青砖墙,硬山顶。宅子的廊柱、墙面和窗楣等装饰了多样的木雕、灰雕、灰塑壁画等,展现了岭南水乡传统民居的审美趣味。据说该宅的奢华程度也是当时全村所有民居建筑之最,比如,为了防潮和防盗,宅子全屋正面和两侧外墙都用花岗岩石板砌筑了墙脚,竟高达1.6米。宅子如此气派,可知屋主的身份也不简单。屋主杨启文(1825-1909)是“清诰授中议大夫”,也是当时的翠亨首富,因为杨启文在众兄弟中排行第四,所以他的住宅又被称为“杨氏四宅”。今天故事的主角不是杨启文,而是他的第十子——杨锡宗。
杨锡宗是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在他的一生中,设计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建筑作品,民国时期的许多重要建筑,如我们所熟知的广州中央公园(现广州人民公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国立中山大学石牌坊(今华南理工大学)、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广州最早的西式高层建筑“嘉南堂”、商务印书馆广州分馆(今北京路科技书店)等都是这位中山籍建筑师的手笔。
杨锡宗生于1889年,少年时期曾在广州的岭南中学就读,毕业后考入北京的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3年,他前往美国求学,考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设计,与日后同样声名显赫的设计师吕彦直成为同学,1918年学成归国。杨锡宗是岭南乃至中国最早接受正规西方建筑学教育并回国服务的建筑师之一。
杨锡宗设计的建筑作品数量非常多,几乎遍布老广州的各个角落,甚至远及漳州、汕头等地。他善于将中西建筑风格融合创新,作品独具特色。他采用西式建筑语汇设计中国军人坟园,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的核心建筑以古希腊神庙为范式、大门以古罗马凯旋门为榜样,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他率先引进欧美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了广州市最早的一组商用高层建筑“嘉南堂”,采用了古罗马竞技场风格元素的石砌拱券形柱廊,其至今还是广州最耐看、最漂亮的骑楼。杨锡宗设计的中山大学新校石牌坊,巧妙融合了中国石牌坊和古罗马凯旋门设计风格,并融入龙、云纹、海浪纹等中国文化符号,甚至还有岭南特色的木棉花元素,成为中国牌坊中的设计经典。如今,杨锡宗的这些作品已成为广州不可多得的地标式的历史文化符号。
据悉,中山市政府从2019年启动了翠亨旧村全面保护开放项目一期工程建筑整治部分,对旧村内5栋古建筑物进行整体修缮改造,其中就包括了杨启文宅旧宅,自2019年4月开工以来,目前总工程量已完成了98%,下一阶段进入全面收尾和全面清洁工作,看来对公众开放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逾百位名师制作,超300精品课程持续更新 “中山网课”搬上南方+ 名师课程免费听
在中山南区,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家中对着电脑上网课。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制图:朱晓宇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