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研发车间,工人在调试设备。5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中山美居产业园的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在一楼车间的一台台设备旁,年轻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公司总经理张帆指着中间一条线上的设备说,“这些是生产5G核心零部件连接器的设备。”顺应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的需求,车间里都是为市内外企业定制的自动化设备生产线。今年第一季度,硕泰公司的产值比去年同比翻番。
文/本报记者 黄启艳 图/本报记者 黎旭升
■技术支持100余人次,助力口罩厂复工复产
疫情暴发后,口罩“一罩难求”。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中山市积极推动口罩生产企业尽快达产,但要在短期内解决设备、人工、资金、原辅料等问题,仅靠工厂的力量是不够的。硕泰公司从正月初六开始,共派出工程师约100余人次,协助相关企业建立口罩生产线,并在2月17日复工后,抓紧研制口罩机。
张帆举例介绍,工程师对南区一家口罩厂的两条闲置生产线进行检修时,有些需要更换的零部件没有加工图纸,只得对照实物进行绘制。此时,正值春节假期,所需零部件买不到、没有人加工,最后通过政府部门协调、依托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等,几经周折找到了供应商。尽管困难重重,但两天内2条生产线都投入生产了,每条生产线日产量达到4万个,帮助企业每天增加产能8万个。疫情发生以来,硕泰不仅为中山市多家紧急复工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援,而且还研发口罩机,积极为中山市抗击疫情出力。
■研发5G核心配件,一季度产值翻番
张帆拿起一块黑色的产品对记者介绍,这是一个高速通讯数据交换连接器,是5G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保证数据快速、稳定地传播。而硕泰正是组装、生产这种产品设备的企业,其客户都是排名世界前几名的厂商,华为、浪潮、中兴等企业都有用硕泰研发的设备生产出来的连接器。
从去年开始,硕泰明显感受到了5G产业的巨大需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公司研发的5G连机器自主装配线订单大幅上升。张帆说,虽然公司2015年才落户中山,但公司深耕连接器组装装备17年,研制了300多种类型装备产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沉淀为企业赢得了客户。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值比去年同比翻一番。
解决行业“痛点”,打造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在一楼车间的一侧,一条光纤的生产线正在调试组装,这是波若威光纤通讯(中山)有限公司的订单。光纤头的组装是比较复杂的工序,以往需要工人在20倍的显微镜下组装、检测,大约需要10分钟才能做出一条光纤,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精度也因为人工水平的不同而受到影响。硕泰开发的设备,实现自动化组装,只要30-40秒便可完成一条。“以往一条人工生产线需要20人作业,现在只需要2人操作机台,相比人工组装产量提升了6倍。”
2015年落户中山后,硕泰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着力破解中山市产业在技术升级、机器换人方面的“痛点”,近几年来,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约2000多套,其中实施了900多套,提供先进制造装备涉及精密电子、家电、五金、灯饰等行业。
面对中山庞大的制造业群体,硕泰并不满足于服务单个企业的技术改造。张帆说,企业面临的并不仅仅是技术改造的问题,而是思维、模式、架构、人才等综合问题,而且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正是从这点出发,硕泰协助建设完善中山市公共服务体系,并积极推动成立了“中山市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与联盟单位一起,打造互联网+共享设计、智能产品、智能制造、共性工厂等九大板块公共服务平台,解决遇到的共性问题。张帆表示,今后将探索从中山市重点产业如五金、家电、板式家具等切入,从提高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的层面,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城管小贩从“躲猫猫”到交朋友 中山三乡实行流动商贩登记管理逾6年,管理更规范,生意更好做
“今天出摊挺早啊,这几天生意还好吧?”5月30日下午4时,中山市三乡镇大布工业区朝晖路,熟食摊档经营者杨万多早早来到路边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