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帆见习记者何进)数字城管已成为珠海市一种有效的城市管理手段。作为珠海市的农业大区,斗门区的数字城管进村居,改善村居环境成效尤为显著。据悉,目前斗门区数字城管已覆盖了6个镇街、18个区级单位、25个社区及101条行政村,今年已有效解决农村问题700多宗。
斗门镇八甲村,下辖12个自然村,因分散在黄杨大道两侧,过去农村污水、垃圾等问题,解决起来难免遇到不太“顺手”的情况。后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村里有了自己的巡查员,再加上自2017年3月以来,斗门区数字城管已完成了陆地地域、责任单位和案件巡查的全覆盖,实现了数字城管区、镇、村三级联网,数字城管巡查员每天都到村居里巡查,此举让八甲村村居环境治理如虎添翼。
数字城管巡查员叶家怡平时巡查范围包括乾务镇、斗门镇和莲洲镇,每天他和同事们走街串巷掌握第一手村情。叶家怡说,每天巡查问题、反馈问题、核查问题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大到大型广告牌、小到井盖、墙上乱涂乱画,都是他们的巡查范围。巡查员通过将信息整理后上传到珠海城市管家平台,实现24小时动态上报,随后问题又精准派发到各责任单位,高位推进,使之得到及时解决。
据悉,斗门区的数字城管巡查员每周拟定农村覆盖巡查方案,包含各村的乱搭建、环境卫生、乱堆放等公共场所设施问题。数字城管利用巡查车辆对各村的主要道路,开展不间断巡查,巡查员利用自行车对村内的背街小巷进行巡查。通过两种巡查方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实现了村村都是数字城管网格,村村都有终端负责人、专职巡查员。
据介绍,2015年2月份斗门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级数字城管,包括指挥中心和巡查员的队伍。今年巡查员上报的案件数量1000余宗,其中700多宗得到了及时处理,结案率达到70%。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帆见习记者何进)昨日,记者从斗门区政府了解到,斗门区政府决定从12月15日起分三个阶段对白蕉镇连桥路进行提升改...